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前言------>
       利用风筝发电。你可能从未想到过,正经的风筝也可以转化风能为电能。地表附近的风能密度很普通,但实际上,人类利用的几乎所有风能都来自于这个高度。然而,如果我们向十千米高空看去,你会看到风能密度变得非常浓厚,我们对这个高空风能却知之甚少。
       据气候学家估计,高空中的风能远远超过地表,是人类能源总需求量的100多倍。
       这种清洁能源几乎触手可及,如果我们能够利用一种高空风筝,将风转化为电以供人类使用,岂不是比可控核聚变更为可贵?


       实际上,这项研究已经开始了几十年。那么人类目前在利用高空风能方面走到了哪一步呢?今天,我们将尽量将学术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语,让更多人了解这个领域。首先,让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广泛应用的塔架式风力发电机。由于受材料限制,这种风力发电机的运转高度很难超过300米。
       因此,我们将300米以上的风能称为高空风能。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平均风速逐渐增大。
       这导致蕴含的风能以近三次方的速度激增。更重要的是,高处的风更加均衡、稳定,不像地面上的风力发电机那样忽起忽停。在平均情况下,地面上的风力发电机一年只能发电约三个月,而高空风能几乎可以实现全年不间断供电,简直完美无比。
       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人们利用探空气球将一个小风机带上高空,验证了高空发电的可能性。这引发了大量的高空风机研发。与传统的塔架式风机不同,高空风机各式各样,有用气球作为载体的,也有用旋翼飞机作为载体的。它们都依靠高空中的风催动发电机的叶片旋转来发电,并通过电缆传回地面。然而,由于载重能力的限制,这类高空风机的发电量容量非常有限,成为发展的一大障碍。


       为了克服这个限制,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他们想到了风筝运动中的有趣现象,即高空的风筝会给牵引线带来拉力。借鉴这一现象,他们提出使用风筝来进行高空风能发电。与传统风筝相比,用于发电的风筝需要飞行更高,提供更大的拉力,因此必须更大,并被形象地称为做功伞。
       如果一个做功伞的力量不够,多个做功伞可以像糖葫芦一样串联起来,形成伞梯,以提供更大的升力。此外,连接做功伞和发电机的缆绳也不能是普通的风筝线,而需要采用轻且结实的材料,例如高强度碳纤维绳索,以减少功率损失。
       那么风筝的发电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以中国的一项专利技术为例,利用伞梯捕捉气流,使缆绳产生巨大的拉力,缠绕在卷扬机上的缆绳可以驱动发电机发电。当伞梯到达预定的最高点时,控制所有的做功伞收拢,减小气流阻力,并利用卷扬机反向转动收拢缆绳,将伞梯回收到最低点。
       然后再打开做功伞重复之前的发电过程,源源不断地产生电能。或者将两套伞梯接到同一台发电机上,一套伞梯回收时,另一套伞梯进行发电,交替工作。


       如果同时并网的高空发电机足够多,甚至不需要这样的操作,各台发电机无规律地运转就能产生相对稳定的电能。尽管在技术层面上已经解决了许多问题,高空风能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广泛发展呢?这里举个例子来解释。我们放风筝时最担心的是两个风筝缠绕在一起。将两个风筝隔远一点,会需要更大的空间,不便于管理;而将它们隔近一点,又没有确切的理论指导,不知道最合理的距离应该是多少。这是一个仍需解决的难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国在2015年在芜湖建成了第一个高空风力发电示范电站。该电站采用了前文提及的伞梯技术,装机容量达到2.5兆瓦。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无法接入电网,无法检验其连续运行的发电情况。同时,项目规划中原本计划运行高度为500米到3500米,却面临一个军用机场的空域管制,使得运行高度几乎未超过500米,无法获得充分的实验数据。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


       但在2022年,我国的一个全新高空风能项目——安徽吉西高空风能电站正式动工,装机容量达到4.8兆瓦。这个项目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示范项目,用于验证更多高空发电技术,为我国未来的高空风能系统开发做好准备。各个国家的高空发电技术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谁能在该领域抢占先机就能赢得市场。期待安徽吉西的高空发电项目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宝贵的经验,推动高空风能的发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