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极大的争议之一,吕伯奢一家被曹操平衡车杀,哪个版本是真相?我们先回到小说三国演义的第四回,废汉帝陈留建位谋董贼孟德献刀。这一回说曹操刺杀董卓失败,直接成了曹跑路,途中被县令陈功成功抓了。当时董卓已经发布了悬赏令,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与其同罪。可陈功非是那见利忘义之人,知道曹操是刺杀董卓的英雄,瞬间就成了兄弟,不但放了曹操,还丢弃乌纱,与曹操志同道合的浪迹天涯。二人是骑马一路狂奔,行至天黑,来到了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故人前来,吕伯奢依然冒死收留了前来投宿的曹操,并以宾主之礼相待,先让曹操陈功回屋休息。便主动去村外买酒

可就在吕伯奢走后,因为曹操的身份是逃犯,有点风吹草动心虚的很。他半夜里忽然闻听外面有磨刀声,还有人悄声对话的声音,就浑身冒紧张,心想不好,莫非他们想用我的头领赏?再说这吕伯奢也不是自个儿亲戚,刚刚出门还十分匆忙,说不定吕伯奢去报官了。曹操本性多疑,他怎么会坐以待毙啊?干脆先下手为强。于是抽出随身宝剑直闯出去,见到吕家人,不问青红皂白,一顿劈刺。吕家老老少少八口,皆血溅当场,气绝身亡。可就在曹操长舒一口气以为解除危机的时候,砰砰砰,他突然听到屋后厨房有声音。以为还有人活着,曹操二话不说,提着宝剑又冲了过去。而眼前的一幕顿时让曹操心如刀绞,原来他一眼看到一头猪正在绳捆索绑的挣扎着,这时满脸士气的曹操才明白。原来吕家人半夜磨刀,是要杀留着过年的猪款待们他,杀错人了,怎么办呢?

曹操果然非一般之人呢,硬是平下心来,事已至此,果断的决绝。还是为以后做打算吧。为了活命,曹操叫上陈功连夜逃跑,不巧的是半路上遇到了骑着驴买酒回来的吕伯奢,可怜吕伯奢还不知道家里发生一切,伯奢说:酒好不容易买来了,别走啊,快跟我回去吃肉喝酒。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挥剑砍伯奢于驴下。陈功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见家中杀死多人,安肯甘休?若率官来追,必遭其祸矣,这次曹操突如其来的举动,把成功吓得一激灵,他气愤的上前质问,之前杀人是误杀,如今误会解除,你为何还要杀人?曹操低头思忖良久,仰天长啸,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陈功一看,曹操啊曹操,吕伯奢一家九口的头颅一一不幸落地,你这个屠夫的头颅还可以扬得高高?说这番话的时候,竟然如此安然坦荡,大义凛然,冷血无情,并非明主也。于是俩人是分道扬镳。

三国演义当中这一段真是将曹操多疑、凶残、狡诈这一系列的性格刻画的酣畅淋漓深入骨髓。但是我们要知道,越是精彩的桥段,越是要一探究竟。那么在真正的历史上,曹操杀吕伯奢的这段到底有没有呢? 其实这也是三国到目前历史上非常大的正义之一,怎么讲呢?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历史上真有吕伯奢此人,他们全家也确实是被曹操杀的,但吊诡的是,曹操灭其满门的故事其实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而三国演义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个。正史魏书中说,曹操当年逃出京城后,确实在吕伯奢家歇脚。可当时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和家中的宾客看到曹操只有一个人,就起了歹心,便杀人打劫,抢了曹操的马匹和随身携带的金银细软。曹操一看这事不能忍,于是手持利剑将这些人全都杀了干净。在这个版本中,曹操杀人是自卫,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可问题是,魏书是曹魏政权的官方史书,曹操是他老板,肯定得拼命的美化自己,就是有罪,你也得想办法洗白呀。

关于这个说法,三国志引用比较多的民间书籍魏晋事语中说,曹操当时来到吕伯奢家中,吕伯奢确实不在,他的几个儿子对曹操很客气,但是曹操多疑呀,他认为自个儿现在是逃犯,这些人对自己如此亲热,一定有猫腻,于是在月黑风高的晚上连杀八人,且无比凄怆的说,宁我负人,勿人负我。还有一部有关三国正史以外的史料孙胜杂记的书中又说。太祖闻其实去声,以为屠己,遂业杀之。继而妻怆曰,宁我负人,勿人负我,遂行。作者孙胜是晋朝大史学家,写史非常严谨,史书就是要如实写,所以他写的这一段,千万不要认为是野史。这三个版本虽然细节不同,但可以比较一下,一来曹操杀人的动机有所不同,二来跟陈功好像都没什么关系,各种史料也没有讲是曹操终杀了吕伯奢。其实客观来讲的话,曹操是个历史上才华盖世的英雄,但他的绝代才华并不能掩盖他曾经的残忍与过错,如果当时曹操如果不残忍狡诈的话,他能为儿孙打下江山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