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文学只看史书,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惊讶:“神探哪儿去了?这不就是一个靠女皇得幸、大奸似忠的滑头政客嘛。”

王立群教授说过,历史人物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形象,一种是文学形象,还有一种叫民间形象。历史形象是真实的,但往往不如后两种形象饱满,甚至被后者完全覆盖。

狄仁杰就有点这种情况,比如,提到狄仁杰,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神探”两个字,从清朝的《狄公案》,到现代的《神探狄仁杰》系列影视剧,无不将他塑造成一个断案高手。

但你把史书翻烂了,只能找到一行关于狄仁杰断案的记载:“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唐中宗仪凤年间,时为大理寺丞的狄仁杰曾经一年“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没有一起冤案。

至于具体断了哪些案件,对不起,没有一个字。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所有关于狄仁杰断案的情节都是文学创作,不是历史。

对那些深信不疑的迷弟迷妹们来说,是不是有一种被深深伤害的感觉?

那好吧,就算没有具体案例,但好在有数字,一年断案一万七千人,平均每天近50人,还没有一起冤案,够牛了吧?算得上神探了吧?

呵呵,你又上当了,断案从来不以人数论质量,有些疑难案件恐怕几年,几十年也未必能侦破,平均每天50人的断案速度,怎么可能是高难度的案件?

事实上,即便不是高难度案件,决不能有哪个神探有那么高的效率,我们误解了狄仁杰的工作性质。作为大理寺丞,他的主要工作其实并不是审理案件,而是处理各地呈报上来的案件批复。

跟现代一样,古代各地官员审结的案件必须上报中央,由司宪单位相关官员审核,以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为了防止司宪单位与地方官的勾结,通常审核要经过多道审核,而且将发现冤案作为审核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这就使得审核官员们宁可压着不批复,也绝不放过任何可疑的案件,以至于案件大量积压,就是所谓的“滞案”。

狄仁杰的主要工作就是审核资料,从中发现疑点,并责令有关单位重新审讯并提供新的证据。

也就是说,狄仁杰根本不需要亲自走访现场、追查审讯嫌疑人、设计烧脑游戏、逃避陷阱,他的工作就是按阅读案卷,挑刺,发现疑点就驳回。

虽然没那么复杂,但平均每天帮助50人洗脱冤情,这个工作效率非常高,成绩单也是相当耀眼的了。

狄仁杰在地方任职时间要多于在中央,轰轰烈烈的大事没有,琐碎的小事迹一堆,概括起来就俩字——仁政。

比如,处理李贞谋反案,他不惜与同僚翻脸,宁可被弹劾也要阻止士兵侵害百姓。再比如处理河北百姓被迫投降突厥的案件,他不惜得罪武则天的侄子也要为百姓开脱。

这些事都不算大,但他的那颗爱民之心却跃然于纸上。

受争议比较大的是狄仁杰与武则天的关系,以及他的政治立场。

武则天在历史上声誉不大好,史书对她多有妖化,这跟正统的儒家道统观点有关,篡夺江山、女人称帝,这两条罪状决定了她的历史地位。

因此史书的基本立场是,只要依附武则天的大臣,基本上会被划归为奸臣。狄仁杰却是个例外,他因为武则天的恩宠而显扬于世,却被后世认为是忠贞之臣。

武则天心狠手辣,脾气也暴躁,可唯独见了狄仁杰就变成了“小甜甜”,立马恢复了女人的温柔。

武则天从来不对狄仁杰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他为“国老”。也不让狄仁杰行跪拜礼,说“看到你跪拜我浑身疼”。甚至不让大臣们用小事烦扰狄仁杰,说国老岁数大,要保护他。

这种独特的待遇,让后人浮想联翩,猜测他们的关系匪浅。其实那都是扯淡,那时候狄仁杰都六十多了,武则天比他还要大六岁,扯什么西北风。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相对于那些明确反对武则天的人,狄仁杰确实是武则天的政治拥趸。

总的来说,如果粗一看,很容易给人一种误解,狄仁杰媚上有道,靠润物细无声的马屁功获得了武则天的宠幸。

一边是忠厚爱民的忍者形象,一边却是逢迎之辈,一个活脱脱的“大奸似忠”形象脱颖而出。

忠和奸到了极致的程度就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确实容易给人一种“大奸似忠”的错觉。但如果我们抛开细节末节,直达本质,考察此人的动机和结果,或许就没那么难下结论了。

人跟人的缘分有时候很难言述,相处之道也绝不是靠理性可以解释的。狄仁杰和武则天就是这样,他们的关系绝非逢迎那么简单,事实上,狄仁杰也多次得罪武则天,甚至多次惹得武则天动了怒。

当初,朝堂“李武之争”高潮的时候,狄仁杰毫不讳言自己的立场,他多次向武则天表明“传位传子”的立场。

武则天火了,责令他不许不许干预她的家事。狄仁杰毫不妥协:君臣一体,陛下的家事就是国事,作为宰相我有责任干预。

他又苦口婆心劝说武则天:自古儿子比侄子亲,您千秋之后,儿子可以祭祀您。如果传位给侄子,侄子是不可能祭祀姑姑的。那意思是,转为给侄子你不就是孤魂野鬼了吗?

武则天难道不懂儿子亲还是侄子亲?事实上,传位究竟是传给儿子还是侄子?这不单纯是个人感情的问题,还涉及后世对武则天的定位。在这个事件上,二人都打了哑谜,我将揭开。

传位给儿子固然会得到祭祀,但武周政权呢?还能保得住吗?不可能的嘛!只要传位给儿子,一定是李唐复国,武则天的“大周”就寿终正寝了。相反,传位给侄子,武周政权一定会得到延续。

这对武则天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选择儿子,个人身后事解决了,但她的政治延续没了,将来在历史上她必然是个反面人物。选择侄子,虽然身后事很麻烦,但政治生命延续了。

狄仁杰装聋作哑,之说第一个方案的优点,不提它的缺点,也不说第二个方案的优点,只说它的缺点。

武则天傻吗?听不懂吗?当然不会,只是由于这个问题是鱼和熊掌,无法兼得,也无法回避。

尽管如此,她也不愿意别人提起,从立场上来讲,她更看重政治生命,这就是当初李昭德说了和狄仁杰一样的话,却遭遇杀害的原因。

同样的话,狄仁杰却能利通武则天跟他的私交,让她听进去,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技巧。

后来,武则天将李显从房陵接回,狄仁杰更是毫不回避,当着武则天的面与李显对泣。再后来,有一次武则天生病,狄仁杰为了巩固李显的地位,提出由太子监国。

这些举动表明,狄仁杰绝不是首鼠两端之人,他拥护武则天,也主张恢复李唐,即便在这一点与武则天产生冲突也没有妥协过,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是“大奸似忠”吗?

我们不能因为史书立场,就认为狄仁杰拥护武则天就是“奸”。如果今天依然固守史官的立场读历史,我奉劝这样的人还是别读了,纯属耽误时间。

我也不大赞同狄仁杰给武则天挖坑,一手导演了“神龙政变”的无端猜测。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崔玄暐等五人,联合禁军发动“神龙革命”,推翻了武则天,李显复位,李唐复国。

张柬之等人,以及另一位重要参与人姚崇,都是狄仁杰大力提携的官员。由此后人猜测,狄仁杰早就居心叵测,悄悄给武则天挖了个大坑,还是个“大奸似忠”。

这些人虽然是狄仁杰提拔了,而且狄仁杰和他们的立场很一致,那就是拥护李唐,这不假,但这不意味着狄仁杰反武则天。

事实上,当初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很大程度上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标其实不是武则天,而是武则天去世后权力分配的问题。

最关键的一点是,“神龙革命”爆发时,狄仁杰已经去世五年了,那时候张柬之虽然在狄仁杰的竭力推荐下已经被提拔为秋官侍郎,但还不是宰相。

如果我们能读懂“神龙革命”的真相就会发现,张柬之和狄仁杰的政治立场还是由细微差异的。

狄仁杰时期,大臣们所有的注意力就在传位问题上,即“李武之争”。而张柬之时代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而是未来李显即位后权力该如何分配。

显然,以李显的态度,他想保全武氏,共同对付那些当初拥立他的功臣势力。而张柬之则试图通过相王李旦来清除武氏残余势力,并且分割皇权。

这才是“神龙革命”的本质,以及李显登基后动荡频频的原因。

狄仁杰有可能赞同这样的“神龙革命”吗?绝无可能,相反,如果狄仁杰在世,绝不可能允许张柬之发动这场兵变。

忠奸是非全凭后人说,没有哪个人会赢得所有人的掌声,就像狄仁杰,连他所保护的李显都不喜欢他,何况后人?您认为狄仁杰是赤胆忠心,还是大奸似忠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