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意气风发下海经商却受挫,人到中年灰心丧气重拾祖传手艺反成功,这位曾经的北京出租车司机、如今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人生,当真充满了意外。
走进北京市海淀区非遗科学城内,人们还能看到由他亲手所制作的、汇聚着祖传技艺的作品。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早就知道自家有一项家传手艺傍身,早些年间他为何没有选择走上和父辈一样的道路?
而他所掌握的这项祖传皇家御用手艺又究竟是什么,竟然能在短短八年时间内让落魄的他成为名满京城的大师级人物?
非遗科学城
一、现实失意,重拾手艺
杨福喜出生于1958年的北京。相比较于长期生活在战火阴影下的父辈们,他显然要幸运得多,得以在安定祥和的环境下长大成人。
从上山下乡的队伍中返回城市后,杨福喜被分配到了北京化工厂,做了一名平平无奇的工人。
倘若就这样下去,杨福喜的人生将会是肉眼可见的稳定:端着国家的铁饭碗,住着祖上留下来的北京老宅,陪着温柔的妻子与可爱的孩子们,时不时还能享受到国企的福利待遇。
可对于这样的生活,杨福喜十分不满意。或许是年轻人的锐意进取在作祟,或许是被新时代的浪潮迷了眼,总之在1992年时,杨福喜决绝地放弃了他的铁饭碗工作,带着全部身家投入了改革开放、下海经商的浪潮。
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
如今的人们在评价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市场时,总会说只要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不幸的是,杨福喜偏偏没能站对风口。
几年拼搏下来,他不但没能成功,还花光了全部身家。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他不得不开起了出租车,全靠每天不分黑白的辛勤工作才勉强维持住了基本生活。
只是即便落入了这种境地,杨福喜也没有平复心中对成功的渴望。他希望能够东山再起,再做出一番事业。
但此时的他已经不再年轻,手中更没有能供他使用的资金,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做些什么呢?连杨福喜的家人都劝说他最好还是安定下来,踏踏实实过日子。
射箭
不过,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开了整整四年出租车后,杨福喜的堂兄找到他,希望他能把家里祖传的制作弓箭的手艺做下去,重新打响聚元号的招牌。
对于自家家传的弓箭手艺,杨福喜是知道其中含金量的。真要追溯起来,聚元号的创立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723年,也就是雍正年间。
那时候的聚元号弓箭铺掌门人还不姓杨,但就在传承到第七代的时候,过度沉迷鸦片的掌门人王氏夫妇由于过度挥霍,实在无法继续将铺子支撑下去,便以40银元的价格将祖传家业卖给了杨瑞林,也就是杨福喜的爷爷。
杨福喜的爷爷杨瑞林
接管聚元号、成为聚元号的第八代掌门人后,杨瑞林内心充满了豪情壮志。从小便痴迷于弓箭制作事业的他早就对聚元号充满了憧憬,当真正接手了这份事业后,他更是立誓一定要让聚元号重回辉煌。
在清廷已经衰亡的当时,曾是皇家御用弓箭铺的聚元号显然不能再为前朝的达官贵人们服务了。为了将生意做起来,杨瑞林在经营与研发上面耗尽了心思。
除了制作各种传统弓箭向民间出售外,杨瑞林还抓住那些外国人的喜好,制造出大量弩箭、袖箭等在武侠故事中经常出现的“暗器”出售给他们,结果赚了个盆满钵满。
杨福喜的父辈们与来访者合照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由聚元号所生产的弓箭还拿下了银奖,名气与质量可见一斑。
二、重新开张的聚元号
既然已经决定要重拾手艺,杨福喜自然很快行动了起来。
1998年,在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国家射箭队要在北京西山举行射箭比赛的消息后,杨福喜与父亲杨文通很快就带着祖传弓箭赶了过去。
可到了现场,父子二人才知道这场比赛只能使用现代弓,他们手里那经历了百年风霜的弓箭根本派不上用处。
中国传统弓箭
无法接受这个结果的杨福喜十分不甘心,他坚持来到在场的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和专家面前,向他们展示了出产于聚元号的家传老弓。而在看到杨福喜手中弓箭的第一时间,刚从国家射箭队总教练位置上退休的徐开才便看直了眼。
徐开才是一名狂热的中国古代弓箭爱好者,看到聚元号弓箭、听说了聚元号的故事后,他实在不忍心就此看着国粹失传。
于是,徐开才向杨福喜承诺,如果他真的想要将聚元号的招牌再次打响,自己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
受到鼓励后,杨福喜大为感动。终于在1998年,聚元号重新开张,而杨福喜也真正成为了聚元号弓箭的第十代传人。
杨福喜
最初的时候,杨福喜的生意并不好做。就算有徐开才和朋友们帮忙介绍客人、宣传生意,聚元号在接连几年内的流水还是十分惨淡。2001年一整年,整个铺子甚至只卖出了一套弓箭。
只是此时的杨福喜已经不是当初只打算靠祖传手艺挣饭钱的杨福喜了,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中,他真正爱上了制作弓箭这门手艺。就算日子过得十分窘迫,就算制作一张弓箭至少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他也甘之如饴。
皇天不负有心人,2003年,杨福喜和聚元号迎来了转机。
多年付出终有回报
这一年,有一名叫做仪德的中科院博士生来到聚元号弓箭铺进行调查学习。他正在编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弓箭的论文,而已经传承了足足三百年的聚元号,正是他收集素材的最佳地点。
对于年轻学生的来访,杨福喜没有拒绝,还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他。就这样,在经过八个月的亲身体验后,仪德成功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并且在中科院获得了奖项。
而随着那篇获奖论文的发布,聚元号弓箭铺的知名度也终于再次打响。仅在一个月时间内,在聚元号弓箭铺里沉睡了几年时间的八十套弓箭全部销售一空,购买弓箭的订单更是排到了几年后。
正在制作弓箭的杨福喜
可以说,聚元号终于实现了涅槃重生,这个传承了三百多年的老字号,终于在新的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三、走向明天的他
要说谁最为聚元号的重生而高兴,那必然是身为当代掌门人的杨福喜了。
其实在那长达几年的无人问津的时光里,杨福喜不是没有灰心失望过。他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没能将父辈们的手艺继承下来,好在时间最终证明了一切。
仪德的论文只是一个契机,真正让大众认可聚元号招牌的,还是聚元号弓箭本身。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聚元号弓箭还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足可证明杨福喜与聚元号招牌的真正含金量。
除了制造弓箭外,杨福喜还致力于向大众传播弓箭文化。多年时间里,他见过太多人们在弓箭知识方面出现的错误。
比如2007年,著名导演吴宇森找到杨福喜,希望为自己即将推出的电影《赤壁》订购五百套古代弓箭。
在看到吴宇森提供的弓箭图纸的第一时间,杨福喜就表示了拒绝。他告诉吴宇森,图纸上的弓箭样式根本就不是传统的中国弓箭样,倒像是融合了其他各国的舶来品。
《赤壁》剧照
几经商讨无果后,吴宇森只好做出让步,让杨福喜上手制作了一张传统弓箭、一具汉弩以及一具连弩,随后又让制作厂商依葫芦画瓢进行批量制作,这才有了后来观众在《赤壁》中看到的士兵们手中的武器装备。
再比如当年初次见到国家射箭队的队员时,杨福喜就看出他们使用传统弓箭的方法是错误的。这倒不是说他们惯用的弓箭射法是错误的,只是那与中国传统弓箭的射法实在相差甚远。
按照传统的中国弓箭技艺,射箭者应当把扳指戴在扣住弓弦的手的大拇指上,以此来避免受到在射箭后急速抽动的弓弦的擦伤。
但或许是受到了当年一部大火的影视作品的理解,不少青年人在使用弓箭时总会将扳指戴到握弓手的大拇指上,结果不但没有起到保护手的作用,在射箭时还平添了新的负担。
两种射法对比
而且不只是在国家射箭队里,各大影视剧中类似的错误也是时有发生,直看得身为内行人的杨福喜连连叹气。
如今的杨福喜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知道自己很快就会跟随祖辈们的脚步离开。但在那一时刻到来前,他希望能将聚元号的制作传统弓箭的技艺永远流传下来,让它不只是一段冷冰冰的介绍,而是鲜活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为此,平日里除了做弓箭外,杨福喜还收了不少真心想要学习制作弓箭技艺的徒弟,向他们倾其所有地传授着自己身上的所有知识,正如同当年父亲教授他一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