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国时有一个人,曹操当年恨不得弄死他,结果他却成了曹魏政权的五朝元老,不过一般人可能都不知道他。
他的名字叫高柔,出生于一个东汉末年的体制内家庭,曹操成为兖州的话事人之时,高柔的父亲在外地当官,他本人则待在了老家陈留。
当时的陈留太守叫张邈,和曹操算是托妻献子的交情,而高柔却认为,这俩人是貌合神离,早晚会出问题,于是就劝说身边的人赶紧离开是非之地,但是根本没人听他的。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曹操早年确实和张邈关系不错,但后来也的确反目成仇了,当时因此而被牵连的人很多,但是高柔却不在此列,因为人家早就看透了事务的本质,所以早就跑去了袁绍那边。
02
值得一提的是,高柔当时有个亲戚在袁绍那边,此外,当时的袁绍无论怎么看,都比曹操要强,而曹操后来之所以能彻底战胜袁绍(官渡之战以后,袁绍其实仍然还很有实力,如果不死,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高柔眼光不行。
后来曹操爆发出王霸之气以后,高柔很快就识时务者为俊杰,投到了曹操的麾下。
不过当时和高柔一起向曹操投降的那位亲戚,却还看不清形势,于是选择了背叛曹操,结果被曹操办了,曹操当时恨屋及乌,也很想把高柔一块给办了。
但是高柔自己并没有什么做什么的出格的事,而且还在日常工作中表现的非常突出,于是曹操就给了高柔一个机会,让他去管事情繁杂,还很容易出纰漏的司法工作,结果高柔顺利通过了考验,还赢得了曹操的青睐。
03
曹操基本搞定中原之后,曾想向西开疆拓土,当时已经开始担任曹操近臣的高柔,却出面劝谏,他认为此时向西打,很容易让西凉的马超等人受到惊吓,从而发生问题。结果曹操根本没听,于是差点就创业未成,而中道崩殂。
真实的曹操,并不想演义中那样小肚鸡肠,人家非常懂得如何辨别和笼络人才,于是曾经劝谏过他的高柔,此后是一路青云直上。
高柔后来曾被曹操任命为一地的父母官,而当时的曹操已经有了很大的底盘以及权柄,再加上他还有了不臣之心,所以他开始搞起了属于自己的特务组织——校事。
校事这个特务组织,因为仅听命于曹操,自然会嚣张跋扈以及做一些无视朝廷法律法规的事,一般人知道这是曹操的耳目,都是敢怒而不敢言,但是高柔偏不,人家直接就怼到了曹傲脸前。
04
曹操一开始不在意,因为夜壶则不好自己也要用,但是等到用完之后,夜壶就可以砸掉了,而高柔也因为之前的劝谏,而赢得了曹操杀特务是为了向他道歉的传说。
曹操挂了之后,继位的是曹丕,因为汉朝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君权神受等糟粕思想,已经被岁月盘成了思想瑰宝,所以曹家的这种改朝换代,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曹丕刚当皇帝,自然不会也不敢惯着这些人,于是就要求高柔等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对反动势力下狠手,高柔当时虽然没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但是他总会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把枪口稍微向上提高一点,从而变相的救了不少人。
除了这件事之外,高柔还曾多次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忤曹丕的意见,曹丕虽然很恼火,但也·1不会把高柔真怎么样,有时事后他自己想明白了,还会表扬高柔一下。
05
曹丕死后,高柔继续在曹魏集团当官,而且官职还越做越大,但高柔被史书记载最多的内容,还和之前一样,都是和皇帝“唱反调”。
那么一个老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官员,为何不会被皇帝罢黜,反而能历经五任君主还金身不破呢?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就两条:
第一,高柔所经历的所有君主,没有一个是昏君,相反他们其实还都算是有能力的君主,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风评不算好,有些人的结局甚至很差,但他们哪一个人拿出来,都还说得过去。
领导英明,是高柔成为五朝元老的基础。
第二,高柔虽然喜欢忤逆君主的意思,但是人家的出发点是好的,这点领导们心里都有数,而且人家高柔做起这种事来,也讲究方式方法,并不是蛮干,所以领导们就有了“回心转意”的台阶。
个人给力,是高柔成为五朝元老的必备条件。
如果你能把这两个条件凑齐,那么你即使做不成五朝元老,也一定会“圣眷不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