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ciyu

每一个成年人背后,都写着大大的“责任”两字。

梁永安提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我们今天的人要做一个有二十四节气的人。

什么意思呢?

每一个节气有每一个节气该做的事,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梁永安认为到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想一想,停一停,重新捋顺一下。

中年,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我们需要重新布局自己。

01

布局家庭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写过一本诗集《相伴》。

在诗集里悼念曾经相濡以沫的妻子,记录陪伴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的日子。

可是他却又在诗中说道:我把一生都给了陌生人,没能给我爱的人。

言语之间,充满自责和懊悔。

人到中年,一肩挑起谋生的担子,一肩扛起持家责任。

但多少人仍像年轻时,只追逐于名利,热衷于人情,不经意间就冷落了家庭。

麦家一直忙于写书、出书,对于家庭不怎么上心。

儿子麦恩在初二那年,突然将自己封闭了起来,不去学校,也不允许父母靠近一步,否则便会闹着要离家出走。

这让麦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试着把老师同学请到家里来,也全都被孩子拒之门外。

他最终决定回归家庭,陪伴孩子走过这段艰难时光。

有一次妻子需要去成都半年,麦家就取消了所有出差和工作,寸步不离地守了儿子半年。

就这样,在麦家的陪伴和开导下,儿子走出了内心的困境,重新投入学习中。

王小波有一句话: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

年轻时,我们总向外求,想腰缠万贯,想拼个出人头地,但到了中年后才知,身后的家是自己最重要的事业。

我们把家庭经营好了,就是最大的幸福。

作家拾遗的父亲,年轻时有个存钱罐,每天省下来两毛钱,塞进存钱罐里,“攒五年,我就可以买一架钢琴了”。

然而五年还没到,他就当了父亲。

于是,罐子里的钱,变成了奶粉、孩子的学费,变成了柴米油盐。

时间是贼,悄悄偷光了父亲的选择,但父亲却笑着说,“这就是人生。”

有人读出了遗憾,我却读出了无悔。

对中年人来说,善待家人,比什么都重要。

02

布局工作

不得不承认,对于一些工作、一些岗位,中年,就是一个被淘汰的年纪。

同样一份工作,也许35岁前,你是单位里的香饽饽,可能35岁后,你就讨人嫌的“老家伙”。

站在这人生分水岭上,我们得重新审视下:手头的这份工作,还能一直干下去吗?

作家陈年喜以前是一名矿工。

他在西北边陲地区各个矿山里,有空闲时,就写写诗歌,四处投稿。

在他的人生规划里,写诗一直是业余爱好,打工挣钱才是主业。

后来,他发现矿工不是一份可以干一辈子的活。

因为接二连三的职业病——颈椎病、尘肺病、听力障碍,让许多矿工要么早早去世,要么没法再胜任这份工作。

陈年喜开始思索,下一步路该如何走?

他思前想后,便决定成为全职作家,靠文字生活。

一方面,身体落下太多病根,不适合干体力活。

另外一方面,平时他有写文的习惯,再加上自己的爆破工生活,是一个从未有人涉及过的题材,他想记录它。

他开始笔耕不辍,成为一名“矿工诗人”,写了《炸裂志》《微尘》等风靡一时的书,开启崭新的人生。

没有一条道可以走到底,没有一份工作能干一辈子。

如果你置若罔闻,等黑天鹅真正冲撞过来时,我们可能就无力招架。

如果你审时度势,及时安排,人生就能迎来新的春天。

英国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提第二曲线的概念。

他认为任何事物想要不断向上发展,就需要在高峰期到来或消失之前,开始另外一条新的曲线,即第二曲线。

35岁这一个坎儿,是走下坡路,还是走上坡路,就看我们怎么布局。

别害怕、别焦虑,中年危机换个角度看,也是中年机遇。

03

布局能力

教育专家于胜刚,曾在书中讲过一个故事。

90年代,有位木匠给自家精心制作了一扇门。

随着风吹雨打,门上的钉子锈了,他就找出钉子补上。

门轴坏了,他重新打个新门轴……

这扇门用了很多年,仍旧凑合可用。

木匠心里很是得意:多亏了自己的好手艺,这门才能继续用。

直到一天,他发现门板坏了,就花了不少钱,买了一大块铁皮,准备加固。

可邻居却嘲笑他:“快把你的破门拆了吧,有这钱不如买个新门。”

木匠这才发现别人家的门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家的门又旧又破,布满了补丁。

原来,木匠的手艺早已落伍,而现在机器造门,质地又好又便宜。

生活中,就有不少像木匠一样的人。

年轻时一招鲜吃遍天,早早安于现状。

直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时,才发现曾经引以为傲的本事早已过了时。

宫迅伟在文章《35岁现象》中写道:“35岁,确实是道坎,如果不能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人能迈过这道坎。”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聊过一段亲身经历。

几年前,他决定在主业之外,学一门新技能——计算机编程。

学了半年后,领导要给办公软件升级,就从外面请来了编程人员。

然而,公司业务太专业,外来人员根本拿不准领导的要求。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周岭竟意外地成了两方沟通的桥梁。

等他完美解决这件事,自己便顺利得到了提拔,成了公司骨干。

尝到学习甜头的周岭,又在不久后涉足写作领域,办起了公众号。

经过三年的深耕,他不仅收获了无数读者,还出版了3本书。

如今,周岭已是标准的“斜杠中年”,将大批同龄人甩在身后。

对此,周岭他不止一次说过,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全在于36岁那年“睁开了眼”。

他意识到了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能力,才能有立足之地。

别人不会做的事你擅长,别人能做成的事你做到极致,你就成为不可替代的选项。

这样子,无论境遇怎么转变,你都能有自己的护城河。

04

布局健康

莫言年轻时也是一个嗜酒之人,后来却对酒敬而远之。

他把这事写在《我与酒》这篇文章里。

在一个晚上,他与县里的一班哥们儿喝酒,一口气喝了四十二杯白酒,外带十几扎啤酒。

第二天上午去酒厂参观,又喝了刚烧出来还没勾兑的热酒半铁瓢,中午又陪着一个记者喝了十几杯。

当天下午,人们把他送到县医院,又是打吊针,又是催吐,抢救了大半天。

这次醉酒,让他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也让他后怕起来。

万一人真没了,该怎么办?

如果直接撒手了,家人该怎么办?

从那以后,他婉拒一切酒局。

到了一定年纪,就越理解斯宾诺莎的那句话: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

是的,每一个成年人背后,都写着大大的“责任”两字。

外有工作,你得蓄好精力,捱过千难万难;

内有家庭,你要养好身体,不能病,不能倒。

我们唯有先拥有健康,才有资格去拥有一切。

如何布局健康?我这里有两个字送给大家:

第一个字:防。

行至人生半坡,身体状况断崖式下降,从头到脚,处处都拉起警戒线。

我们要早预防,早调理,坚持每年定期体检,对有问题的指标及时跟踪复查,扫掉隐患。

第二个字:养。

养生的尽头,是养习惯。

再不怎么喜欢运动,我们也得迈开腿,扛起哑铃。

再不怎么喜欢吃蔬菜,也要试着把苦瓜、香菜咀嚼出滋味。

人生下半场,有什么都不如有个好身体。

35岁以后,该置顶健康了,既为自己,也为家人。

心理学家萨提亚把中年视为“第三次诞生”的机遇。

第一次诞生是受精卵的出现;

第二次诞生我们作为婴儿的出生;

而第三次诞生则是人到中年时,重新开始认识自己的内在完整性,并开启人生新的可能。

35岁以后,一半是生活的四面楚歌,一半是属于中年人的黄金岁月。

重新布局好自己,中年就是最好的时节,是人生的新起点。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