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政治人物讲感恩之心,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刘备之腹。
首先,刘备投靠刘表,不是单纯地投靠,只是一种政治合作,这种合作与张绣跟刘表的关系类似。
刘表为刘备提供暂居地、兵员、粮食、补给,刘备为刘表镇守北境,并听从刘表的命令。
从本质上说:刘备做的是雇佣军的工作,为刘表卖命,以换取刘表的收留。
都知道雇佣军是什么性质,做的是刀头舔血的工作,随时可能会丢命。
刘备并不欠刘表的,从某意义上说:他靠出卖自己的武力养活自己。
刘表如果不愿意收留刘备,刘备也能自谋出路。
虽然诸葛亮在《隆中对》战略规划中告诉刘备,想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要夺取荆州和益州。
但刘表在世时,刘备并没有夺取荆州。
《三国志 先主传》: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208年,刘表病重,曹操趁此机会南征荆州,恰逢刘表去世,他的儿子刘琮取代了刘表的位置,刘琮派使者向曹操请降。
当时刘备驻守樊城,不知道曹操的军队来了,等到的军队到了宛城时,刘备才得知消息,于是立即率领部众离开樊城。
刘备路过襄阳城的时候,诸葛亮劝说刘备攻打刘琮,就能占有荆州。
结果刘备却说道:我不忍心啊。
诸葛亮跟刘琮还是亲戚关系呢,刘琮的后妈是诸葛亮岳母的亲姐妹,诸葛亮为了大义都能不顾亲戚关系,而刘备即使在刘琮对不起自己时,也没有发兵攻打刘琮,这是为什么?
因为刘备没有必胜的把握,而且曹操的军队即将到达,短时间内难以攻下襄阳城。
诸葛亮也许有他的理由,但刘备也有自己的理由。
刘备已经算对得起刘表了,刘表在世时,刘备没有动过夺取荆州的念头。
即使刘琮投降了曹操,刘备也没有出兵夺取荆州。刘备已经算仁至义尽了。
刘备南逃时,刘琮的下属和荆州的很多人都归附刘备,说明刘备得民心。
即使刘备此时攻打荆州,也有很充足的理由,可以打着刘琮投降的旗号来起兵,刘琮投降曹操之后,荆州就不是刘表或刘琮的了,刘备完全有起兵的理由,但刘备没有。
直到南郡之战时,刘备才率军攻下荆州南四郡,此时等于是刘备从曹操手中抢来的,这与刘表父子没有关系。
相对于荆州刘表来说,刘备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但对益州刘璋来说,刘备则是标准政治人物的做派。
刘璋好心邀请刘备入川,是为了抵御汉中张鲁的,刘备拿着刘璋提供的兵员、粮食、补给,结果没攻打张鲁,而是在当地收买民心。
刘备与刘璋的关系与刘备与刘表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刘备充当雇佣军来换取对方的支持。
与对待刘表不一样的是,刘备是铁了心要到益州,而且多有动作。
比如说刘备勾结了刘璋手下的将领张松、法正等人,而刘备与刘璋开战,正是因为张松私通刘备的事败露。
这确实有些不厚道,但对于政治人物来说,没什么不厚道的,政治人物是很复杂的,就不要用黑或白来分辨,也不要用好人和坏人来区别。
政治人物做事是有政治目的,刘备的最终目的就是夺取益州,这是刘备为自己事业成功必须要做的事,不会顾及到道德因素。
《三国志 庞统传》:於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庞统曾经指责刘备对待刘璋的方式不是仁者的所为,刘备马上就生气了,还举例说:武王讨伐商纣王,出兵前后都有歌舞宴饮,难道不是仁者吗?您说的话不恰当,赶快出去吧。
可见刘备并不把道德当回事,包括他安抚民心,也是政治行为,而不是道德约束。
总体来说,刘备为人仁义,大多数时候,他对待百姓和士人非常仁厚,少数时候,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和事业,他也要做违背道德的事,这就是政治人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