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滨州中院实施了体系化的司法品牌战略与亮点工程建设,打造了“滨滨无讼”诉源治理品牌、“滨锋52”执行品牌、“守一堂”非遗司法保护工程等一批司法品牌和工程项目,服务大局成效突出、审判条线特色鲜明。
2024年,全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院“如我在诉”、省法院“三强三优”、市委重点工作要求,在深耕条线品牌的基础上,聚焦诉源治理、风物保护、营商环境提升等能动履职主线,以司法品牌中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的工作亮点为交点,将纵向发展的条线品牌,丰富为“三横N纵”的司法工程,完成品牌建设从“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的拓展提升。
即日起,滨州中院开设“法智护航·助企圆梦”新媒体专栏,全面展示滨州两级法院推动实施“法智护航”营商环境提升工程,服务保障市委“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的司法努力。
滨州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揭牌!
4月24日,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滨州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滨州市政府副市长杜玉杰、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萍出席并为中心揭牌。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东平及19家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揭牌仪式。
中心由市中级法院、经开区法院,联合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工商联及滨州职业学院等部门单位组成,旨在构建以多元协同为核心、科技融合应用为抓手、资源共享共用为特色的“司法+行政+X”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工作平台,通过职能协同、优势互补、共享信息、资源整合,深化创新联席会议、风险防控、多元解纷、联合研讨、联合普法五项机制,实现前端源头预防、中端多元调解、末端实质解纷、外端产学研融合,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水平。
进入实体化运行阶段,中心将组建高度专业的审判执行团队,以市中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和经开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为基础,抽调审判业务骨干,组建覆盖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的审判执行团队。在确保审级依法独立的前提下,强化立审执调工作衔接,公正高效地集中处理全市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为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在成讼之前得到实质性化解,并推动实现相关纠纷的预警和防范,部分成员单位派员入驻中心工作,整合多方力量,完成纠纷成讼前的协调化解。法院与三家商事调解组织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各类知识产权纠纷也可以通过“商事调解+司法确认”等方式得到灵活、便捷的处理。
与此同时,中心也将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利用前期法院、市场监管局与职业学院共同成立的“知识产权保护理论研究基地”和“知识产权教科研实践基地”,推出一批符合区域实际、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研究成果,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努力实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齐头并进。
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发挥府院联动成效作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市中级法院与市场监管局联合成立了知识产权府院联动保护工作室,并就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举办了专题培训会。
以工作室的成立为契机,市中级法院和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就厨具、绳网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等出台具体的《侵权考量明白纸》,不断统一知识产权执法标准和裁判标准,整合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工作合力;同时,坚持能动履职,立足职能职责,积极为广大企业和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维权援助、普法宣传、法律咨询,以及纠纷调解等多方面的司法和行政服务,提升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处理效能,为滨州手造、滨州制造、滨州创造贡献更多司法和行政力量。
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1+1188”工作格局,不断延伸审判职能,持续加强府院联动,法院与18家单位联合成立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与检察院、公安局、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协同保护实施意见,与滨州职业学院共建“知识产权保护理论研究基地”和“知识产权教科研实践基地”,联合市工商联建立全省首家“法商+”知产维权平台,入选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案例”。滨州在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评议结果获得“优秀”等次。
在下一步工作中,全市两级法院将体系化完善府院联动,数字化连接府院联动,推进司法与政务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构建政府、法院无障碍沟通的多维度立体网络,推动传统“治理”向现代“智理”转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