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中记载: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闰三月甲戌朔入濠见子兴。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 《明史》中的这段文字隐含了一个巨大的巧合,正是这个巧合使一个王朝诞生,改变了中国历史。

这段文字中的“十二年”指的是元朝至正十二年。 也就是1352年。 太祖指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事情是这样的。 元朝末年官府腐败,民不聊生。 正好又加上天灾,先是干旱后是洪水。 大量的老百姓没有粮食吃,饿死者无数。 朱元璋的一家也没有能幸免。 至正四年,十七岁的朱元璋迎来了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坎,这个坎很大。 先是父亲饿死,再是母亲饿死,又是哥哥饿死。 十七岁的朱元璋抱着亲人的遗体痛哭,他想要找一块地来埋葬亲人。 可是他们家没有地,也没有人愿意给他们一块地。 朱元璋想不通,偌大的天地怎么就没有他们家的一块安葬之所。 幸好一个叫刘继祖的地主,大发慈悲,给了朱元璋一小块地。 朱元璋才总算安葬了父母。

家没了,亲人也没有了。 朱元璋只能到皇觉寺出家当和尚,因为和尚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可是没多久皇觉寺也没有粮食了。 朱元璋只能到合肥一带去乞讨。 这一乞讨就是三年,朱元璋到过光州,汝州,颍州等地,虽是乞讨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乞讨三年,朱元璋又回到皇觉寺,准备安心的当一辈子和尚。 可是事与愿违。 元朝的腐败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刘福通在颍州聚众起义,徐寿辉在蕲州起义,李二、赵均用等在徐州起义。 一时间,天下大乱。 到了至正十二年二月,一个重要的人物也起义了。 他就是郭子兴。 1352年,郭子兴和孙德崖在濠州起义,很快就发展壮大。 镇守濠州一带的元朝将领彻里不花奉命剿灭郭子兴。 这个彻里不花看到郭子兴兵强马壮,不敢出兵。

就想出了一个可耻的主意:抓平民老百姓来充当俘虏,杀良冒功。 此举引起老百姓恐慌不已,四处逃难。 消息传到皇觉寺,和尚们吓得够呛,赶紧收拾东西跑路。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二十四岁,看着皇觉寺的和尚们纷纷跑路而不知所措。 到底是走还是不走呢? 朱元璋犯了难,犹豫不决。 朱元璋没有家了,皇觉寺就是他的家,离开皇觉寺又能去哪里呢?难道又去乞讨吗? 朱元璋不想走。 可是不走很有可能会被彻里不花抓起来杀头。 怎么办? 朱元璋思来想去决定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卜卦。 谁都知道卜卦这个东西就是寻求心理安慰,完全就是概率问题,跟其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可是古代人就信这个,朱元璋也信。

于是朱元璋来到菩萨面前,心里想着留在皇觉寺,卜了一卦。 结果卦象显示大凶。 朱元璋心里一凉,又继续嘀咕到:那就离开皇觉寺。 又卜了一卦。 结果又是大凶。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很不是滋味。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卦象显然只是个概率问题,跟凶与吉没有关系。 可是朱元璋却深信不疑。

走也不行,不走也不行,那要怎么办? 难道是要让我参加起义,大干一场吗?朱元璋心里这样想着,干脆又卜了一卦。 巧合的是:这一卦大吉。 正是这个巧合,仿佛给了朱元璋心理暗示,朱元璋认为这就是上天的指示。 于是朱元璋把心一横,投奔郭子兴,参加了起义军。 从此朱元璋披荆斩棘,推翻元朝,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 一个不经意的巧合,诞生了一个王朝,改变了中国历史。 实在是令人唏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