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歇根州,一位50岁大叔历时16年发明了“鸟”式飞机,这就是最像鸟的飞行器:扑翼机,它的机翼能像鸟或昆虫的翅膀般上下扑动,扑动的机翼不仅可以产生升力,还能呈现出向前的推动力。我国春秋时期,有人曾试图制造出可以飞的木鸟。15世纪,意大利的达·芬奇也曾绘制过扑翼机的草图。

早期的扑翼机,在设计中,主要依靠人体肌肉驱动,这种方案已被证明无法实现持续飞行。2013年的时候,德国Festo公司,曾研制出一种极其逼真地模拟鸟类扑动翅膀飞行的仿生扑翼机(SmartBird),在杠杆原理的支撑下,仿生扑翼机上下摆动着机翼,还可按照一定的角度扭转自己的身体、摆动尾巴和头部,以此改变方向,它犹如真正的鸟儿,完成了起飞降落,这应该是现阶段当前微小型扑翼机的终极之作。虽说制造难度高,但扑翼机的确可以方便地实现悬停,这很“吸睛”。

图中这位大叔,他制造出的扑翼机原型是否也能像SmartBird般以假乱真呢?他使用了2台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输出,起飞的那一刻很尴尬,这架具有薄膜似的扑动翼面,它挥舞着翅膀,但问题是,鸟类和昆虫的飞行均表明,扑翼机在低速飞行时,它所需的功率的确比普通飞机小很多,并且拥有优秀的垂直起落能力。但是人们想要真正实现鸟类翅膀般的复杂运动十分困难,在测试中,扑翼机丝毫没有飞上天空的意思,其实,人们在设计扑翼机时,面临的材料和结构方面的问题,始终没有被解决。这使得扑翼机仍停留在模型制作和设想阶段。

那么,神奇的扑翼机为什么造不出来?这或许是因为鸟儿的飞行,远比我们想得更加复杂。虽说现代扑翼机已经能实现不错的飞行与控制,但它们从实际应用来看,仍有一定差距,无法广泛应用,它们在城市反恐中的狭小空间能起到侦查作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气动效率低等问题。再者,从扑翼机运动的过程来看,它所承受的气动力和惯性力随时间变化,从解决方案来分析,一般来说,较为成熟的驱动机构仍然是曲柄连杆机构,但这种形式效率较低,且不好控制。这么一来,化学反应伸缩机制或许能提升驱动机构的能量效率等方面带来希望。是的,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工程师和业余爱好者致力于研究扑翼机。例如你现在看到的扑翼机叫做“雪鸟”,它曾以平均25.6公里的时速在空中飞行了19秒,飞行距离超过140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