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罗贯中以独特的笔法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许多令人铭记的三国名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小说中,一些本应英勇不屈的名将却被赋予了战死的结局。
       这种戏剧性的安排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好奇和质疑:这些三国名将其实并没有战死,为何罗贯中偏偏选择了这样的命运赋予他们呢?


       在三国演义的世界里,英雄豪杰之间的生死斗争本是波澜壮阔,但罗贯中的笔下似乎更愿意用战死这一悲壮的结局来落幕他们的人生。
       这引发了人们对于历史和小说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是历史决定了小说的结局,还是小说在改写历史的同时赋予了人物不同的命运?这个问题迷雾重重,让人沉浸在对于文学创作深意的思考中。


       一、五员武将,原本皆病死或无详细记载
       公元三世纪,魏蜀吴三国鼎立,群雄并起,英豪辈出。张辽、徐晃、黄忠、太史慈、甘宁,五员当世名将,本在正史中均病故或无详细记载。
       魏国名将张辽,本为吕布麾下猛将,后归降曹操。正史记载,公元222年,张辽病死江都。张辽此人虽为吕布降将,却后来居上,在曹魏军中力挽狂澜,威震逍遥。
       三国第一名将关羽被擒后,张辽亦作为魏国五大贤臣之首,以功绩和威望犹在关张之上。然而最终还是未能躲过病魔侵袭,以疾病结束生命,未尝战死沙场。


       徐晃善治军事,曹操曾亲自称赞他“有周亚夫之风”。公元227年病故。徐晃治军有方,深得曹操赏识。他曾跟随夏侯尚平定上庸三郡有功,晚年居功厥伟,病卒,言笑晏晏,未尝有半点惨烈之色。
       蜀汉名将黄忠,汉中之战立下赫赫战功,公元220年病故。黄忠虽晚年才投刘备,然早年亦是汉朝名将,隶属马超麾下。投蜀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战功,跻身五虎上将。汉中大捷后,他便抱病在身,未及延烧蜀汉战火又一年便仙逝,难说有什么遗憾。


       太史慈曾与孙策单挑三日不分胜负,206年病亡,临终前表现出对未完之志的不甘。太史慈本是山东豪杰,亦曾在孙策手下建树。虽然他最终投了吴国的大旗,但自始至终却是行侠仗义之徒。
       临终前念及未竟心愿,想必亦为江东百姓出力甚多,不枉余生。至甘宁,正史更无生死详情。其人一生献剑两主,虽细节不详,想必也是忠诚之辈。


       二、罗氏强行置五员名将于死地,用心何在?
       名动一时的五员武将,本可善终天年,岂料在罗贯中笔下,皆被强行描写成战死沙场。如演义中,张辽跟随曹丕伐吴,轻敌中箭身亡。张辽平生用兵,冷静睿智,岂会轻敌以至一击身死?罗氏此举,无非为渲染“命运多舛”之残酷,以突显忠勇武将,难逃一死之悲情。
       徐晃在攻城中战死。徐晃本以军事治军见长,奈何偏生落得个城下之盟?此番安排,亦可引人遐思:世事无常,英雄之死,往往悲壮不已。
       黄忠为表忠心在夷陵一战中冲锋陷阵,中箭不治。黄忠本已高龄,罗氏执意令其以身殉国,想必在警示后人:国难当头之时,虽老当益壮,报效朝廷。


       太史慈偷袭合肥之战,中伏身亡。太史慈生前独来独往,却不幸落得背后一击之命运。此可见世事变迁,英雄难度永恒。甘宁带病出战,被一箭射死。甘宁深得孙权倚重,本可安享功名,奈何沦落至此?可知世道艰难,忠义之士,亦难单骑匹马度尽人生风雨。
       罗贯中此番安排,想必用心良苦。小说虽非严谨史书,却能发人深省。武将一生热血沸腾,视死如归,以献身国家社稷为荣。罗氏将五员名将的最终归宿,描绘成壮烈战死,正是取义其為“忠勇”二字。


       此举亦彰显小说主题“权谋虚浮,惟有刚狠乃立”。表面功成名就的权势者,终不免一死;唯有真性情的悲剧英雄,其精神长存。人生终末或许多舛轨,然而面对恶战厮杀,大丈夫当效犬马之劳,只为捍卫所信之道。
       罗氏或有慨叹武将之命运多舛之意,或有渲染忠烈之士之悲壮情怀,又或警示后世需舍生取义之理念。总而言之,武将最终“马革裹尸”之死法,恰恰昭示三国乱世的残酷现实:杀伐不止,生命如蝼蚁。唯有彰显道义和刚烈,方历久弥新。


       三、明星营销策略?抑或深刻主题图景?
       当然,亦有批评者认为,罗氏此举纯属故事烘托,明星营销之策略。将五员名将毫无历史根据地强行陨落,无非增加剧情转折,吸引眼球。使本无生动记载的武将,突然之间声名大噪,知名度急速上升,编剧手法太过低级。
       此说似乎情理,然则未免偏颇。《三国演义》焉能脱离当时“才子佳人”文风影响和“忠义”传统价值导向,而成畅销小说模版?五员武将的悲壮结局,正呼应三国乱世的残酷现实。为国捐躯者,数也。
       且罗贯中为文,并非刻意追求热销。他只是本于儒家仁义传统,呈现武将行走人生之大丈夫风骨。五员武将各有不同情结,却同归于忠烈一途。此正彰显罗氏通过细微处刻画武将命运,表达对仁义道德的追求与褒扬。


       “马革裹尸”之结局,亦昭示后人:世事沧桑,英雄难逃一死。珍惜眼前,行己道,乃大丈夫真谛。无论功成或失败,大义所系,方为大丈夫。
       综上所述,罗贯中描写五员名将战死之举,并非单纯为炒作明星,而是基于时代价值取向和深刻理念。小说虽虚构某些细节,然其核心价值和义涵却历久弥新,发人深思。我们当怀抱开阔胸襟,解读此文学巨著,勿因一隅之失而失大局。


       结语
       绵绵笔端,览罗氏无心插柳之作,不能不令人神往三国盛世,壮怀激荡。或问:罗氏为何要强行置五员武将于死地?本文已然论证,罗氏的深意,决非铺张炒作,而是出于仁义道德价值的褒扬。
       再者,罗氏或慨叹武将命运多舛,或昭示大义所系;更在“马革裹尸”的厚重笔墨间,向后人呐喊:世事变迁,存亡际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吾辈读罗书,当怀抱开阔胸襟,深入体会作者苦心,勿因一隅之失而丧大体。三国盛世,英雄辈出;而英雄之死,往往悲壮。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置身虚构,何惧真相?泰山擎天,真相自现。望君片言只语,立足现实,心怀苍生,亦可谓大丈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