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
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钱财在人的生命里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钱寸步难行,真的一点也没错。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哪一样离开钱都不能成事。
尤其是人老了,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疾病也趁势而入,需要和医院、药物打交道的机会多了,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一筹。
人老了,要及早地为自己储备好养老钱,为的就是不时之需。毕竟人到晚年,体能与精力每况愈下,赚钱的渠道却越来越窄,如果没钱看不起病,拖垮的是身体,连累的是儿女。
一些有先见之明的老人懂得规划好老年生活,有一定的积蓄,不给儿女增加负担。然而有人却发出感慨,老人有钱或许是一种负担。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杨阿姨五十多岁了,她的婆婆也八十多岁了。
老太太年轻时参加过工作,有退休金,并且随着这些年退休金的上涨,一个月能拿到四千多元。这个数目在这座三线城市抵得过一个年轻人的工资了。
八十多岁的老人还能拿这么多的退休金,看病也有医保报销,老人的晚年应该过得不错。殊不知,正是老人这些工资,却拖累了她晚年的幸福。
老太太有两儿一女,最小的也已经四十多岁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家庭,日子都还说得过去。
杨阿姨的老伴是大儿子,此前老太太一直跟着他们夫妻过日子。杨阿姨两口子再有几年面临退休,儿子也已参加工作,租房搬出去单住。
按理说,老太太的日子应该过得比较舒心,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杨阿姨的婆婆年轻时心强气盛,养育了三个孩子,可到了晚年只能住在大儿子家里。
她感觉心里不畅快,对于老太太来说,长期住在一个地方,容易感觉枯燥,也容易产生矛盾,毕竟婆媳关系不分年龄,她看不惯大儿媳,嫌弃大儿子懦弱。
虽然儿媳一直在照顾她,但老太太却认为自己的工资攥在儿媳手里,自己住得坦然,没有花儿子儿媳一分钱。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隔三岔五就会挑些事,闹一闹,以刷刷自己的存在感,也想找借口去另外两个孩子家住一段时间。
其实,另两个孩子也都接纳她,只不过大家都在上班,还有孩子在读书,没那么多时间陪老太太。她去了,多半时候还是自己,住得也不够舒坦。
但老太太并不这么想,她觉得是大儿媳在送她去另两个孩子家时,没有把工资卡一并转过去,因此引得那两个孩子不待见她。
人老了,就怕思想得太多。如果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走到哪里都少说话,即便什么都不做,多半也不会招人反感。
可是老太太却不这么想。她在大儿子家呆腻了,就去小儿子和小女儿家轮换着住一阵子,到了那里就唉叹自己当不了家做不了主,工资卡在大嫂手里,也不能给孙子们买些零食。
起初孩子们也不以为然,可是老太太说得多了,大家的想法也就多了,毕竟老人一个月四千多块钱呢,既然大家轮流为她养老,钱也不能落到老大一家里。
于是,因为老太太的这个退休金,三家人之间也有了嫌隙。
可是老太太却没有算过这个账,她的工资卡在大儿媳手中,平时的吃穿用度,包括吃药、看病、住院等钱,也是用她的退休金来支付的。
每个月未必都能花得完,但是剩余的钱大儿子一家也从来没有动用过,毕竟老人年岁已高,后期花钱的地方还可能更多,不做一点储备肯定到时候太被动。
谁不长期赡养老人,谁弄不清楚这里面的细枝末节。
老太太根本也弄不明白,她自己不亲自出门消费,不懂得物价的变化,总拿着过去的老思想,感觉四千多块钱能买很多东西。
正是因为她这样搅不清楚,把原本和谐的家庭氛围闹得很僵。
小叔子和小姑子都认为杨阿姨一家得到了太多好处,却不管她付出了多年的劳动,执意让把老太太的工资拿出来,三家共同支配。
杨阿姨苦恼不已,老太太的工资前些年根本没这么多,看病吃药自己两口子也搭进去不少,从来没有和小叔子小姑子两家清算,也没想过让他们负担。
老人工资涨上来也就这几年的工夫,眼看老人的余生也能体体面面了,可是却出现了这种情况。本想老人有退休金减轻子女的负担,没想到却促成了子女之间的矛盾。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尤其是多子女的家庭,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确实很无奈。
老人拎不清,把生活搅成一团浑水。子女再不想明白,最终兄弟姐妹之间很容易变成仇人。
老人有钱,原本是好事,可是并不是对谁来说都行得通。
金钱面前,能够做到淡定自若的人并不多,毕竟谁都不嫌钱扎手,能往自己口袋里多揽一些,受益的是自己的家庭。
当儿女的一定不要因为钱财上的事犯糊涂,毕竟赡养老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即便谁家因为照顾老人多占了一些便宜,要明白那也是应该的。而最让人无法淡定的是,明明没占上便宜,却被别的兄弟姐妹误解。
所以,兄弟姐妹之间多一些体谅,别因为老人的事情而坏了彼此的关系。
如果你真的感觉到心理不平衡,大可以自己把赡养老人的责任担起来,相信体验过后,就能明白其中滋味。
END.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