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喜马拉雅控股(以下简称“喜马拉雅”)递表港交所,高盛、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机构。

事实上,喜马拉雅上市之心早已昭然若揭。该公司在2021年4月就曾申请美股上市但4个月后撤回申请,随后其将目光转向港股。该公司称,“联交所是一个更合适的地点”。不过,其2021年9月、2022年3月的两次递交文件均以失败告终,本次也是其第三次递表。

回顾喜马拉雅创立史,该公司由余建军、陈宇昕创立于2012年。当前,余建军为喜马拉雅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宇昕因个人建康原因已辞任。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的余建军在创建喜马拉雅前也曾有创业经历,其曾创立了世界首个街景地图项目之一的City8.com,该项目后被百度收购。

喜马拉雅自创立至今经历过多轮融资,受到多家资本青睐,其股东就包括了腾讯、小米、阅文集团等。据该公司申报文件,腾讯全资子公司意像架构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喜马拉雅5.33%的股份,小米间接持有3.38%股份,而阅文集团全资子公司持有其3.05%股份。经历多轮融资后,该公司投后估值也由2012年的300万美元增至2020年的43.45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线上音频市场快速发展,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中国线上音频市场收入从2018年的40亿元增长至了2023年的250亿元。在上述背景下,喜马拉雅营收规模也在不断扩张,不过,该公司营销花销也不容小觑。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喜马拉雅来自订阅、广告、直播以及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收入分别为58.57亿元、60.61亿元和61.63亿元;该公司录得的收益分别为-51.06亿元、37亿元和37.36亿元;同期,该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26.30亿元、21.15亿元和20.7亿元。

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2023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3.03亿人,截至2023年12月末,约42%的用户为18至30岁的年轻人及36%为30多岁的用户。其中约55%来自中国一二线城市,36%来自三四线城市及9%来自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喜马拉雅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付费率从2022年的12.9%下滑至11.9%,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会员的付费率从2022年的12.6%下滑到11.6%,移动端应用程序日均活跃用户收听时长也从2022年的142分钟减少至2023年的130分钟。

对此,喜马拉雅称,上述付费率的变化主要由于战略重心转向吸引及留住客单价较高的用户,并加强具有更大变现潜力的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收听时长的减少,主要由于播客在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中日益流行,与有声读物相比,其内容时间相对较短。

喜马拉雅近年来也在缩减员工规模。据该公司申报材料,2021年末,其全职雇员数量还为4342名,到2022年末数量减少至2883名,2023年末进一步缩减至2637名。二年时间,员工数量缩减了1705名。

如今,短视频盛行下,还有多少市场空间能留给在线音频企业呢?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