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天下所有老人,都希望家庭吉利,子孙富贵。

可是,老人要如何做,才能愿望成真呢?

多数老人,行为都搞反了,总是过抠门的生活,把钱财留给子孙。

老人的遗产多了,子孙争吵不休,个个都希望不劳而获。更可怕的是,儿女因此反目成仇,打官司,导致家庭四分五裂。

钱是身外之物,真正属于我们的,以下几样东西。若老人能够留下来,家庭福气满满。

01

留德给子孙,家有“善福”。

做个抠门的老人,不如做个德高望重的老人。

道德素质很高的老人,可以一辈子言传身教,给子孙榜样的力量。

若是一个家庭里,老人无德,那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征兆。

自古以来,人们都相信“厚德载物”。道德就像一个碗,钱财就像一粒饭。道德多了,碗就大了,能装下的财物就多了。

德不配财,必有灾殃。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说明了不义之财、贪得无厌的祸害。

在西汉时,东海兰陵有个叫疏广的人,做了太子的老师;他的侄儿疏受,也被皇帝器重。

人们把疏广、疏受并称为“二疏”,名气很大。

疏广、疏受年迈退休的时候,皇帝给了黄金二十斤,太子给了黄金五十斤。

回到老家,子孙们都很开心,认为大家都要发财了。但是疏广、疏受却把黄金分给了当地的穷人,并说:“坐享其成,不是教育子孙的方法,自食其力才是。”

多年后,子孙勤勤恳恳劳动,父老乡亲都来帮忙耕种,很快就富起来了。

当地人都富起来之后,修建了一座城池,叫“二疏城”。城里修建了二疏祠,歌颂疏家的恩德。

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了,去求助父老乡亲,常常听这样一句话:“当初,你爸爸照顾了我们;当年,真的要感谢你的爷爷......”

原来,祖辈留下的恩德,就像一棵大树,好几百年,都能为子孙遮风挡雨。

作家雨果说:“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善良的家庭,在金钱上会吃亏,但是在人情上会赢。当人情多了,金钱又会回到家里来。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哪能没有饭吃的道理?

02

留地给子孙,家有“勤福”。

《增广贤文》里说:“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任何年代,土地是赖以生存的根本。人是可能生活在土地之外的。

就算你在城里,手指不沾泥,脚下没有土,但是挖地三尺,仍旧是泥土。吃的蔬果,仍旧带着泥土的芬芳。

把土地留给子孙,一时半会也许用不上,但是人生有了基本保障。老家的地,也算是人生的退路。

春秋时,楚国的官员孙叔敖,带着父老乡亲一起修水利,开垦土地,兴起了种植的高潮。

他年迈的时候,把儿子们喊过来,说:“楚王给我很多封地,我都没有要。我死后,楚王一定会封赏你们。你们呢,就要寝丘之地。”

儿子们很疑惑,因为寝丘地处偏远,并且人们认为,那里是鬼神居住的地方。

孙叔敖继续说:“因为别人都嫌弃的地,才可以长期保存......”

果然,儿子们依靠寝丘的土地,改变了生活,并且战火纷飞的时候,也没有受到干扰。

老人要记住:“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这个世界,永远不会让勤劳的人挨饿。

也许,勤劳不能让自己变成万贯家财的人,但是保障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生活有了保障,再去思考如何发家致富,这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大格局。

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子孙,活在大城市里,不知道粮食从哪里来,变成阔少爷、大公主。

留下土地,还有耕种的技术,子子孙孙都安稳。

如果你一家人都长期在城里,已经没有老家的土地了。那就留下耕种的道理、勤劳的本性。

工作可以从基层开始,从最接地气的地方开始,那就不会挑三拣四了,人生也会迅速有立足点。

03

留智给子孙,家有“才福”。

司马光说了这样一个观点:“留书给子孙,未必能读。”

是的,每一代人喜欢读的书,是不一样的。

你喜欢历史,儿子喜欢漫画;你喜欢哲学,儿子喜欢小说。

更气人的是,儿女对你保留的书,当成了废品。

聪明的老人,不会直接留书给子孙,而是在子孙上学的时候,逼着他们读书,得到好的文凭。

子孙踏入社会,老人就把生活的阅历告诉子孙。

北宋的苏轼,在 被贬黄州的时候,就告诉儿子:“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因为苏轼太爱展示自己的才华了,因此写了讽刺朝廷的诗文,导致自己被朝廷惩罚。

以后,子孙就要知道,智者低调的道理。

《增广贤文》里说:“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与儿孙。若要十分都使尽,远在儿孙近在身。”

能力有多少,决定了财富的数量,也决定了守住财富的可能性。

几代人的经验积累起来,子孙就少走弯路,还会促进家业的发展。

04

福气,也是需要推陈出新的。

我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不能到老了,把福气弄丢了,让子孙从零开始获取福气。而是要子孙把我们的福气,当成人生的出发点。

金钱是福气的表象,不是福气的根基。若要根基牢固,就要一生行善、脚踩实地、提升认知。

人啊,一息尚存,聚福不止。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