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2月28日电(记者王浩明、赵紫羽)27日晚,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落下帷幕。“十四冬”是广东首次组团参赛全国冬季运动会,广东省共派出126名参赛运动员参加决赛阶段7个大项、14个分项、59个小项的比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广东女子冰球队以全胜战绩夺取金牌,雪橇项目夺取公开组团体接力金牌,花样滑冰获得公开组团体、男子单人滑银牌和冰舞铜牌,自由式滑雪项目拿下公开组女子双人雪上技巧比赛铜牌。
岭南大地,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而在千里冰封的北国,来自南方的簕杜鹃绽放得异彩纷呈。
跨界成长 南方孩子冰雪逐梦
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女子双人比赛中,土生土长的广东姑娘黎睿霖拿到了一枚铜牌。在成为滑雪运动员之前,黎睿霖练的是蹦床,还拿过广东省运会的蹦床冠军。2018年,为给北京冬奥会储备人才,国家队来到广州选材,她和十几个人一起被选中,黎睿霖和一位男选手李牧赛现在仍然留在国家队。
传统印象里和冰雪运动“八竿子打不着”的广东人其实在技巧类冰雪项目上有着独特优势。
“像我们这个项目的特点需要敏捷性,而且是自由式滑雪,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需要更多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是很合适广东人的特性。”李牧赛说。
目前广东的雪上项目主要依托国家队平台,通过跨项选材进行人才输送,现在在钢架雪车、雪橇、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以及大跳台等项目中都有广东本土培养运动员的身影。
“十四冬”的花样滑冰项目,广东选手拿到了2银1铜,创造了历史,特别是在花样滑冰公开组团体中拿到一枚分量很重的银牌,让广东花滑人很是兴奋。
“团体项目代表了一个代表团在花样滑冰项目上的整体实力,我们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通过这个项目,也展示了广东开展冰上项目所取得的成就。”广东省黄村体育训练中心主任赵建新说。
本次“十四冬”花样滑冰项目,广东队实现“全项目参赛”,广东队教练孙茁鸣表示,冰雪运动的“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给了他们很强的信心和激励,希望能够为中国花样滑冰输送更多人才。
据统计,2018年以来,广东通过自身培养、积极参与跨界跨项选材、与俱乐部共建、跨省合作等方式,培养了冰球、滑冰、雪橇、雪车等多个冬季项目运动员600多名,累计为各冬季项目国家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超200名。
双向奔赴 南北合作打造人才热土
从2017年开始,在广东省体育局统筹下,广东开始成体系开展冰雪运动。2017年,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成立,从此,场地建设、赛事举办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抓手。
此外,广东还不断加强与冰雪先进省份黑龙江、吉林合作交流。拿下男子单人滑银牌的广东花样滑冰选手戴大卫从深圳成长起来,一年前他北上黑龙江,师从男单名将闫涵的恩师贾曙光,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这次广东花滑能够取得突破,联合培养政策功不可没。得益于这一政策,我们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戴大卫说。
广东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传统冰雪强省的联合培养机制,实现合作方在“人才、场地、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凸显了广东大力发展冰雪运动过程中的政策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冰雪运动人才在广东这片热土成长成才。
市场引领 “热雪暖冰”培育产业新动能
每逢假日,广州正佳广场、深圳万象天地等商场的冰场里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不时有练习花样滑冰的孩子做出旋转跳跃的动作,引来阵阵欢呼。
在南方地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广州“热雪奇迹”,春节期间接待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在冰天雪地里撒个欢,已经成为不少广东人的新时尚。在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每天下午到晚上,冰鞋划过冰面的声音、球杆碰撞冰面的声音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出美妙的“交响曲”。
自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以来,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感召下,国内的冰雪运动加快了“南展西扩东进”步伐,冰雪运动正成为很多南方人的热爱,南方的冰场和雪场正越来越热闹起来,“热雪暖冰”上,也正培育出体育产业的新动能。
广东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东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不断完善、丰富与广东国民消费水平相适应的冰雪运动产品和相应的服务体系,并不断优化冰雪产业结构。此外,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冰雪体育产业,在冰雪体育场馆设施运营、冰雪运动比赛等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推动冰雪运动与健康、教育、文化、旅游、媒体等行业融合,引领社会资本对冰雪运动与健身休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商业开发等综合体的开发。
据统计,广东省现有冰雪运动企业389个,其中从事冰雪运动的法人单位365个,个体经营户24个,且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
广东省体育局局长崔剑表示,接下来,广东将进一步发挥冰雪竞技对群众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冰雪运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广东冰雪体育高质量发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