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郝金萍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西大沟镇下店村安庆巷的村民龚大叶的铲车打不着火了。情急之下,他给“巷长”段跃祥打电话求助。很快,段跃祥提着一个醒目的“便民工具箱”来了。取出勾线,两人合力分分钟解决了问题。

龚大叶笑着说:“‘巷长’虽小,能帮大忙。”

77岁的段跃祥,有52年党龄,是村里年龄最长的“巷长”。段跃祥说,他的工具箱是“标配”,箱子里装着扳手、千斤顶、打气筒等。

近年来,乌苏市持续精耕“微网格”社会治理,在全市各巷道探索推行“巷长制”基层群众自治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巷长负责、村民监督、全民参与”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乌苏市将巷长作为网格化管理的细化和延伸,采取“一纵多横”巷道分片管理形式,构建“市、乡、村、网格、巷”五级治理体系,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民主推荐、支部研究”流程,优先从口碑好、威望高、肯干事的党员、村民代表或乡贤能人中民主选举出“巷长”,组织巷长公开亮相,在巷口张贴“巷长公示牌”,建立“巷长服务站”,全面负责巷内“人、事、地、物、情”的日常管理。截至目前,乌苏市共有巷长1620人。

各乡镇(街道)联合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妇联、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医保局等相关单位不定时举办巷长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从农村土地流转、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社保缴纳、最新养老政策等实用性业务知识入手,充分发挥巷长“六大员”作用(政策法规宣传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致富信息传播员、违法行为报告员、文明新风倡导员),实现“巷巷有人管、户户有人助”。

“巷长制”采取“日排查、日解决、日反馈”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巷长人熟地情优势,打好“感情牌”,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安全生产排查等,及时将群众诉求化解处理到位,将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乌苏市还建立了“巷长”评比办法和激励保障机制,“以群众满意”为标尺对各巷工作情况和巷长作用发挥进行综合评价排名;邀请“两代表一委员”、退役军人等群体成立“巷长顾问团”,对巷内事项落实情况定期回访,确保巷长制落实落地见效。(潘从武 郝金萍)

(法治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