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乾隆皇帝手下的名将名臣不少,征战四方的将领更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其中我们提到过的福康安,乃至阿桂、傅恒等人,在乾隆时期的战争战局中皆占据着一定的分量。 清代的疆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展,在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这三位皇帝在位的时期,更多的为疆域奠定了很大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多民族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各处的战场不断涌现,皇帝们所需的战将也不断增多,皇帝所要器重的文武官员也在很大程度上做出了功劳,其中出身索伦部的海兰察,在历史上可是不输福康安的。 海兰察奇功众多,画像四次进入紫光阁是他的殊荣,“海兰察”的能力凸显在何处呢?

一、“海兰察”的能力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统一的战争出现了无数次,是当时时期的发展需要,同时说要应对战争的战将也是时代所需,征战沙场,骁勇善战的将领,多出自八旗、绿营,显然出自索伦部的海兰察是别具一格的。

在古代人带兵打仗中,他们手中最有利的武器就是战马、弓箭等,不用近身作战,弓箭若能使用好,在古代的战场上绝对是加分项。如此,弓箭这一重要武器,在海兰察的手中足以发挥出最强的效果。 同时,海兰察为索伦军,他们多以猎牧为生。对于他们来说,弓箭就不单单只是用来战斗的武器了。再加上其从小生活的环境如此,在射箭上的能力自然也就很是突出了。

在历史的记载上,海兰察曾带着三支弓箭去和凶猛的老虎对抗,不但其对抗的是老虎,并且还不止一只。他孤身一人便将两只老虎降服,可见,海兰察不仅在自身的能力上自信,在胆识上也有着非凡的魄力。

这时,海兰察所要面对的是比人的力气还要大的动物,他是如此。在战场上面对敌军,海兰察自然无所畏惧。在他的弓箭下丧命的有很多,甚至还有被俘的敌军将领。这一重要的武器也便是海兰察立功的重要力量之一。 海兰察还是一名普通士兵时,就凸显了卓越的本领。刚进入兵营,做兵丁时海兰察的年纪在十六岁左右,他也是在乾隆二十年开始了他建功立业的壮志。

乾隆时期,平定战乱的战争屡见不鲜。乾隆二十年,海兰察与八旗、绿营的官兵搭档,在天山南北开始了战斗。当时海兰察所处东北索伦官兵,虽与八旗、绿营有所区分,但他们依旧是清军中非常有力的一支官兵队伍。

这一阶段,清军取得主导位置,敌军则势力大降,只得向后撤退并为之逃命。而海兰察等一众人马担负起追拿之责,这时海兰察快马扬鞭,终发现敌军的身影。 海兰察没有犹豫,战马奔跑不停,他也迅速拔箭出手,他瞄准射击对象后,并未取之性命,而是将其射下了马,其留得了性命,生擒而归。

清军获胜的消息,乾隆皇帝本就开心,这个索伦士兵的事情乾隆帝自然也有所耳闻。论功行赏是必然,但还有一个莫大的殊荣就是画像入紫光阁。 这一时期,一战成名的海兰察不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为“二等侍卫”,放在清代的官职大小中,海兰察一跃与正四品官员不分上下。

就当时海兰察的身份地位而言,将画像放于紫光阁中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这一殊荣是乾隆皇帝亲自下旨赋予的,并也是名正言顺的。 要知道,此时期紫光阁内的名将为傅恒等人。可见,海兰察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认可。

不仅如此,作为索伦部的一员,海兰察无疑是其中最为独特的。虽然此前只是个小透明,但不代表不能后来者居上。 这是海兰察成为名将的开始,后来在清缅、大小金川、平定苏四十三、镇压田五等多个事宜上,他都有参与其中。在众多的战争中,他作为清军立功,四次悬挂于紫光阁的画像就是其在战场上战功的象征。

前期海兰察虽不为主要将领,但还是能够脱颖而出。后期,其也与福康安等人共同作战。海兰察作为一员大将、猛将,在能力上确实是让人佩服。 不仅仅只是在武力方面,头脑上的以智取胜,海兰察也同样不缺。文武两方面的加持,海兰察的战功怎会少呢!

二、历史上的“紫光阁” “紫光阁”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不同时期对于紫光阁的重视程度又大不相同。“紫光阁”现在位于北京中海西岸,在建设上相当宏伟。 在明朝时期,紫光阁仅仅还只是一个平台,四方规规矩矩的。这时,皇帝们只当这里是一个射箭比武的游玩之地。特别是在端午节,皇帝将后宫嫔妃以及皇子、公主、朝中大臣们聚集,看勇士们骑马比试箭术,还有在武力上的对抗。

根据节日需要,最少不了的就是观龙舟、歌舞等和吃粽子了。这一时期的“紫光阁”也并未有“阁”。真正被重视起来的是在清朝时期,此台被废,而后被建立起来的是“阁楼”,“紫光阁”的名字才由此而来 。

崇祯时期,“紫光阁”与此前数丈高的平台相比又有了很大的差别。此“阁”不仅十分的高敞,周围还有茂密的树荫协伴,从远处观望,别有一番风景。 在清朝,“紫光阁”之前还是一方平台时,是皇帝用来殿试的地方,通过比武考核等选出合适的武进士,一些情况下,这里还是侍卫大臣必经检阅之地。直至后来“建阁”。

清朝的战事不断,乾隆皇帝对各功臣们的嘉奖不断。而后的先是为“有功之臣”画像,画像完成后,乾隆皇帝甚至还为其亲自提笔。 就如在平定大小金川时,海兰察就是画像之人,而在有功之臣的前五十人中,皆有画像,并且其上有乾隆皇帝亲笔写下的称赞。

不仅如此在画像上,乾隆皇帝非常的重视,在画像的各个方面他都做到了事无巨细。在画师的选择上,自然是较好的。对画师的要求且也是严格的,特别是在衣服的色彩搭配上,乾隆皇帝都对其做出了一定的要求。

除此之外,功臣们的画像是需要悬挂起来的,必然是得成挂轴。根据记载,“成挂轴”前功臣们的画像也有“小稿”,而这一“小稿”是呈手卷式的,在绘制上的重视程度同样深刻。 依据此前“紫光阁”的用处,将这些名将悬挂在紫光阁内是一种激励,同时也是一种重视。在各将领们的眼中同样也是一种“荣誉”。

古代史上,乾隆皇帝大规模的为功臣们画像,入紫光阁内的功臣画像足足达到了上百幅。而后的几代皇帝中虽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添加,但皆没有乾隆皇帝这样如此罕见。 由此可见,海兰察作为多次立得战功之人,四次入“紫光阁”是他的殊荣,也是他功绩的“见证”。

三、入“紫光阁”的殊荣 海兰察四次入紫光阁是清朝极为罕见的,但与之一样“四次”进入的自然还有清朝的名将“阿桂”。 在武场上相当自信的海兰察在军中自然也有尊重和敬重的对象,听命行事的年代,作为势头很猛的海兰察,在阿桂面前,也会道一句:“自愧不如”。

在清朝多次的战争中,阿桂为主要将领。一定时期内,海兰察也得听命于阿桂,就功劳上来说,很多人都不能与之抗衡。 同时,就“画像”上而言,阿桂和海兰察的次数相同,并且这一次数比乾隆皇帝较为喜爱的福康安都还要多,福康安虽没有他们多,但也不少,三次挂于紫光阁内。

进入紫光阁内的功臣画像,乾隆皇帝甚至还给其进行了排名。多方面分析考察,将大臣们的所有功绩都有考虑在内。首先最直观的便是在战功上,这是重点。而后就是作战计策和谋划上。可见,文武全能在古代是非常吃香的。 依据乾隆皇帝的行事作风,其在治国时,更注重的是排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皇室的身份地位在一定时期内是凸显的。并且对于有功的文武百官也丝毫不会吝啬。

到了嘉庆皇帝后,战争却也是不少的。但嘉庆皇帝在行事上是相对保守的。如若乾隆皇帝还在位,恐怕紫光阁还得悬挂上百幅,反观嘉庆皇帝却没有。 海兰察最高的官位做到“一等超勇公”,根据清朝惯例,进行世袭。其后辈皆享海兰察所带来的殊荣。在历史上,足足传承了十一代。

结语 海兰察的长子、次子,甚至是女婿皆在朝为官,虽官职大小不一,却也有所功绩。特别是其长子和次子也都是清朝的将领,也算是朝廷命官,特别是其长子,虽世袭了爵位,最后却战死沙场。

海兰察在战场上的勇猛是有目共睹的,除却在武艺上的造诣,在才智上也不输其他文职官员。其画像四次进入紫光阁,可见将其功绩突出,乾隆皇帝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不一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