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东经120度24分—26分,北纬36度00分—02分,这片不到11.1平方公里的蓝色海域,就是青岛的海葬专属区域。

3月28日上午11点,两艘白色游船从青岛的八大峡码头启航,驶向大海,一路踏行于湛蓝色海水涌起的白色浪花,船舱里很少有人说话,多数人手捧着鲜花、望着窗外,静静等待着……

半小时的航程到达了指定海域,游船停在海面,家属依序走向甲板两侧,向大海抛撒了鲜花、黄土、五谷、水溶纸信封……这一切带着他们的思念涌向大海。

清明节前夕,大众网记者见证了这样一场海葬追思仪式,他们为什么为亲人选择海葬?又将如何祭奠亲人?我们在船上采访了4位家属,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他一辈子都喜欢自由,就让他去海里畅游吧!

讲述人:李女士 父亲海葬

我的父亲是今年3月份进行的海葬,生前他是一个特别喜欢自由的人,退休后,和我妈妈去了很多地方旅游。人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这是自然规律,我们都挺赞同海葬这种安葬方式。爸爸喜欢自由,就让他去广阔的海里畅游吧,想他的时候,我们就在海边望一望,生活在海边,守着这片海,我觉得爸爸并没有离我很远。

公婆间隔半年先后离开 海葬是他们生前遗愿

讲述人:崔女士 公婆海葬

我的公公和婆婆生前感情特别好,是间隔半年先后离开的,他们虽然不是青岛人,但很喜欢青岛,也喜欢大海,生前就了解海葬这种方式,和我们说,一定要让两个人一起葬在大海里,这是他们的生前遗愿,做儿女的一定要尊重。

现代人观念不一样了,厚养薄葬,大海也是一处很好的人生归宿。我们觉得老人在世的时候好好照顾,要比去世后再做很多仪式重要得多,在这方面,我们没有一点遗憾,老人生前我们一直陪伴在身边。

她走得很急 遗憾没能好好再和她吃顿饭

讲述人:张先生 母亲海葬

我的母亲是患癌走的,从发现到去世三个月,走得非常急,但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选择海葬是因为听母亲念叨过,就要葬在大海里,说以后你们看到大海就能想起我。

其实对母亲,我有很多遗憾,遗憾从前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伴,遗憾没能带她好好出去玩玩,遗憾在她最后的三个月里,都没能好好和她吃上一顿饭。

她生前就在八大峡这住 仿佛没有离开过

讲述人:马女士 母亲海葬

我们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我妈妈生前就住在八大峡这,生在海边,也选择在海里长眠,这是我妈妈生前和我说的。妈妈是自然走的,没遭罪,按着妈妈生前的要求,我们为她选择海葬。这种集体追思活动,也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仪式感,在心理上真的很感动。

这种方式不仅是环保,而且对于每天能看到大海的我们来说,更是一种慰藉,好像妈妈没有离开我们一样。我们全家都说,以后都要海葬,很久很久很久以后,一家人就在海里团聚吧……

从1991年10月31日至今,29453名逝者在青岛海葬。伴随着海上追思活动结束,游船准备返航,人们在船舱里肃穆而立,向骨灰撒海的数万名逝者行鞠躬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