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渴望无限接近核心事实,成为信息方面的“局内人”。在核心事实和表象事实之间,利益攸关方总是喜欢设置许多“防火墙”,阻挡他人对核心事实的接触。与此同时,也有人在尝试拆掉虚假的表象“掩体”,追求探寻真相。一部人类社会信息传播史,何尝不是一部真相的掩盖与揭盖的博弈史?
当代网络舆论实践中,作为核心事实的真相,其重要程度被降维了,学术界甚至造出个“后真相”概念。按照这个概念始作俑者的诠释,我们这个时代,核心事实真实与否已经退居次要位置,不同的人群只选择相信符合他们各自偏好的信息。
经过这样的“涂层正义”,真相让位给情感和信仰,事实沦为情感的“婢女”。媒体本负有追寻真相责任,但有的媒体似乎松了一口气,把放弃提供核心事实的责任推脱给亿万网民的情感需求。
追寻真相,需要新的“试验田”。在新闻媒体的“真相产能”不高时,高校无意中开辟了一块学业真相的“试验田”,通过履行期末成绩告知义务,让家长掌握孩子的学业动态。
据报道,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将成绩差的学生期末成绩单寄给家长,有的学校还附上专业排名,有的学校是在学生挂科时通知家长。浙江大学教务处称,此举是为了保障家长的知情权。
向家长通报学生的成绩单,这是以间接的方式发出预警,体现了高校负责任的态度。成绩单不是商业秘密,也不是个人隐私,高校向学生家长寄成绩单,没想到还是成了公共话题。纵观有关平台上的网友言论,可以概括为三类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经济不独立、学业无隐私”,支持高校邮寄期末成绩单的做法:“大学生已经成年,那就所有标准都按成年人来啊。”“大学生都已成年,如果因为保护个人隐私所以不能让家长知道学生成绩,那学费生活费有必要找家长要吗?”“你们花着家里的钱,为啥家长不能看成绩。”
另一种意见主张“学费即股权”,家长入股就该知情学业股市投资上的收益:“支持,家长有知情权,对自律性较差的孩子也是个鞭策。”“定期向股东披露业绩,没毛病。”“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是绝大多数经济是不独立的。学校把业绩发给投资人,没毛病啊。”
也有网友觉得儿大不由爹,不赞成按照中小学生的模式向家长提供成绩单:“大学就是玩儿的,怎么都能毕业,不影响的。”“家教缺失,没有责任,培养的是巨婴,大学老师管不了这些孩子无力之举!”“这有啥用,都成年人了,家长能说了算?”
高校邮寄成绩单,等于把学生学习方面的核心事实,以人际传播的方式提供给家长。学业真相是否要让家长知晓,这涉及成绩不理想或者曾经不理想的群体的利益。不论这样的利益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他们都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情绪在网络舆论场发酵,最终演化成一股掩饰成绩的另类“情感”,并把捍卫隐私权作为“信仰”,反对高校的做法。
有核心事实的地方,就有真相传播方面的博弈。网友关注邮寄期末成绩,反映出的问题是部分大学生期末成绩不那么体面。体面涉及这些学生的尊严,成绩不够体面的学生出于维护面子的考虑,会反对把学业方面的核心事实告知家长。
期末成绩单原本只是基本的事实,客观反映一个学生本学期的学习结果。现在被异化成学生的核心事实,希望束之高阁,甚至把它当作“隐私”,恰恰暴露出这些学生的学风不够端正。如果学习态度端正,自己的学业对得起家里支付的学费,成绩应该成为家庭共同体共享的信息,“后真相”反而显得不合时宜了。
围绕期末邮寄成绩单的是非之争,这场有关学业真相的博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心灵开放的意愿程度。
人生在世,“得一知己足矣”成为多少人的愿望。知己的多与少,在于一个人心灵是否开放以及开放的程度。假如一个学生连自己的家长都不敢真正面对,甚至刻意封闭起自己的心灵这扇窗户,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不把你的心灵拒之门外呢?心灵封闭的人,自然是掩饰真相的最佳人选。从这个角度说,邮寄成绩单测试的是,学业不理想的学生是否肯于向自己的家长敞开心扉。
学习成绩检验的是一个学期的学习质量,成绩单是一面镜子,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从中可以看到学业方面的真实自己。把这样的核心事实告知给自己的家长,本该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也不是经济方面的等价交易,更不是所谓的隐私侵权。学会坦坦荡荡做人,把暂时的学业成绩差这个真相告知家长,自己的心灵平静了,类似的无谓“真相之争”也就消停了。
文/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