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律鸣法

编辑|观律鸣法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引言

北约峰会于7月9日在华盛顿隆重召开,这一外交盛事不仅汇聚了全球焦点,更在中国引发了深切的关注与思考。

不同于以往,本届峰会不仅汇集了32个北约成员国的代表,还破天荒地邀请了四个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这一非同寻常的举措,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北约正试图在亚太地区编织一张密集的关系网,其核心意图在于构建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以达到围堵与牵制的目的。

在峰会召开之前,美国就已经预先宣布,其计划在会议上批评所谓的“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支持俄罗斯”。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行动正值俄乌冲突的关键时刻,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的显著进展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分析人士指出,北约成员国选择此时对华发出警告,要求中国不得向俄罗斯提供援助,其深层逻辑在于防止中俄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北约国家显然担忧,如果中俄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加强合作,将会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挑战,尤其是对北约及其盟友在地缘政治上的利益产生潜在威胁。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尽管并非北约的正式成员,但它们长期以来扮演着美国在亚太区域的关键盟友角色,是美国对华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们被特别邀请出席北约峰会,无疑强化了北约与中国周边国家合作的信号,表明北约正积极寻求在亚洲拓展其影响力,构建一个更加紧密的同盟体系,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地区影响力。

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北约在亚洲扩张的野心,也预示着其在亚太地区的活动将更加频繁且公开,对区域安全格局的影响亦将更加深远。

在北约峰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外交部果断发声。

针对日韩等四国与北约之间被冠以“合作”之名的举动,中国外交部不仅点名批评,更深刻剖析了北约作为全球和平稳定潜在威胁的本质,直指其是搅动地区安宁的根源。

这一强硬表态,不仅传达了中国对北约近期动态的严正警告,也重申了中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坚定立场。

面对中国的严正立场,美国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其高官紧急发表声明,试图为北约的行为划定界限,明确否认北约将触角伸向印太地区的意图,并强调北约的防御和威慑策略仅限于欧洲大西洋框架内。

此番言论,看似是对中国关切的一种安抚,实则也透露出美国在国际关系中对华态度的微妙调整,反映出其对可能引发的中俄联盟局势的顾虑。

然而美国的此类承诺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仍需观察,鉴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屡次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中国及其他国家对此持保留态度。

与此同时,北约峰会上的另一焦点议题——对乌克兰的援助计划,再次将国际目光聚焦于乌克兰危机。

尽管北约宣布了高达1000亿欧元的援助方案,意在通过经济援助强化乌克兰的抵抗能力,进而平衡俄罗斯在战场上的优势,但这一宏大计划背后隐藏的深层次战略考量不容忽视。

北约此举,表面上看似是对乌克兰的支持,实则也暗含了借乌克兰危机为跳板,推动北约影响力向亚太地区渗透的“亚太化扩张”野心。

然而,北约内部对于这一援助计划存在分歧,实际援助金额可能大幅缩水至400亿欧元,这反映了北约内部对于增加军费开支和扩大军事规模的争议正在加剧。

成员国间因大选周期、国内政治压力等因素导致的在军费增加、军队扩充等问题上的意见不合,北约的团结与凝聚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这些分歧不仅削弱了北约在应对全球挑战时的行动能力,也暴露了其内部在战略方向、资源分配等方面的深刻矛盾,预示着北约未来行动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将进一步加剧。

在北约峰会的背景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高级主任迈克尔·卡彭特的表态,即北约不会将集体防御条款延伸至印太地区,但会寻求与该地区国家加深合作对话。

这一立场看似在避免直接的军事扩张,实则反映出美国及其盟友依然持有冷战时期的对抗思维,视中国为地区乃至全球的“系统性”挑战。

通过在亚太地区构建所谓的安全架构,美国及其盟友试图重塑国际秩序,以适应其战略利益,这无疑加剧了地区内的紧张局势。

对此,中国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坚决回应。

中国国防部适时宣布,中白两国军队将于7月上旬在白俄罗斯举行联合反恐演训。

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中俄、中白之间坚不可摧的军事合作关系,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维护自身安全利益,并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国家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发言进一步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

北约作为冷战时期的产物,其作为全球最大军事联盟的身份,应当严格遵循其区域性、防御性的组织定位,避免在亚太地区制造不必要的紧张氛围,更不应利用冷战思维挑动阵营对抗。

中国的这一立场,既是对北约行为的直接回应,也是对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决心的再次重申。

中国的态度体现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成熟与自信,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担当。

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与北约成员国之间基于军事同盟的联系性质截然不同。

即使面对来自36个国家的集体压力,中俄两国依旧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各领域的合作,展现了两国关系的韧性和稳定性。

总之,面对北约峰会及后续的一系列动作,中国已展现出清晰的战略思路和坚定的行动力,通过外交渠道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

中俄关系的深化,不仅是对北约潜在围堵策略的有力回击,也体现了两国在共同维护国际秩序方面的一致立场。

信息来源:

《国际锐评丨拿中国当借口圆不了北约的“亚太梦”》——环球网 2024年7月10日发布

《多国内部压力巨大,对乌援助可能打折,北约华盛顿峰会难题一堆》——环球网 2024年7月9日发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