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上下五千年,作为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拥有璀璨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可以说是国富民强,是世界需仰望的“高富帅”。 但经历历代朝代更迭替换,每次战争都是面临失去家园、失去生命的悲剧,同时很多瑰宝也在历史长河中下落不明。 譬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三样,一个代表权力,一个代表文学,一个和秦始皇有关。

和氏璧 和氏璧乃是玉中极品,据悉是楚人卞和山洞采而获得,分别送给两位楚王,可却被当成了次品,一怒之下将他的左脚右脚砍去泄愤,待楚文王即位后,打开玉石获得这稀世宝玉,取名“和氏璧”。 而这块“和氏璧”就是著名完璧归赵的主角,公元前228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玉工匠将和氏璧雕琢为玺,并命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于其上,是为传国玉玺。

秦国灭亡后,传国玉玺归于汉朝,西汉末年时期,王莽篡汉曾向孝元皇后所要传国玉玺,谁知孝元皇后大怒,一下把玉玺摔在地上,摔坏了一个角,之后命人用黄金将缺角修补上,成为镶金玉玺。 原本被当成次品的和氏璧,辗转在历代王朝权力最大的人手中,其价值可想而知。 可传到后唐末帝李从珂手中时,他无力抵抗石敬瑭和契丹军队的入侵,于玄武楼自焚,自此传国玉玺也跟着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这件事情真假无从考究,毕竟后来历朝历代也曾有所谓的传国玉玺现世,可惜真假难辨,直至现在人们也未曾见过传国玉玺真容。

兰亭集序 和传国玉玺相比,兰亭集序就显得很平平无奇了,毕竟历史中不缺文人字画,为何兰亭集序就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呢? 就连王羲之本人也将其视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7代孙智永及其弟子辩才的手中。 而兰亭集序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美誉是因为王羲之的书法,《兰亭集序》中的每一个字结构美观匀称,笔画排列得无可挑剔,每一笔浑然天成,是将“秀美”书法展现到了极致。 可以说《兰亭集序》不论是文学价值还是审美价值,都达到无与伦比的高度,是实打实的艺术臻品,那么它去哪里了呢?

据悉,唐太宗是王羲之的“迷弟”,还曾亲自撰写《晋书》的《王羲之传》,御史萧翼见状就从辩才那骗走了《兰亭集序》送给唐太宗,收到偶像的东西唐太宗自是欣喜若狂,命工巧匠制作拓本。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临终前曾嘱托儿子李治,将《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品一起下葬,古人以孝为先,按理说李治不可能做出违背父亲遗愿的事情,但唐太宗的陵墓在五代时期被盗,传说中的《兰亭集序》没有现世。 当然,坊间还有一种流传说是《兰亭集序》被武则天陪葬在了乾陵,和无字碑一起陪在自己身边,当然,种种说法不一难辨真假,或许在将来某天这本千古第一行书会突然出现在世间吧。

十二金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历史上对于秦始皇为何铸造这十二个金人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统一金国后,如何长久治安仍是秦始皇的一块心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就是销毁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兵器,所以后来集中起来就铸造了十二金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做了一个梦,梦见天气突然变化,周围不仅昏暗无光还有很多妖怪围绕在自己左右,就在害怕之时,一个老神仙出现,告诉秦始皇之所以会有此梦是因为天下还不太平。 破解方法就是铸造十二个金人,才能坐稳天下确保太平,说完以后就消失了,秦始皇醒来就下令手下打造金人。

史书上记载金人高度为三丈,当时的一丈是231厘米,三丈就是6.93米,如此庞然大物一般人是偷不走的。 而关于金人去向问题也流传两个说法,一是项羽占领咸阳后火烧阿房宫,十二个金人一起被烧了,但这个说法认可的人很少。 另外一个说法是十二金人还在,作为陪葬品被搬到了秦始皇陵墓之中,相比于第一条,这条的可能性比较大。

结语 从表面来看这三样东西很平平无奇,但作为中华稀世珍宝却价值连城,它们身上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是非同小可,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不过,时隔太久,仅从史料上了来看,找到这几样东西并非易事,但还是希望有一天它们能“组团”出现吧,给世人一个惊喜。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