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压了三年的电视剧《无忧渡》终于拨云见日,被抬了上来。这部电视剧主打的是一个志怪元素,取材于山海经等传统典籍文化,结合聊斋类的情节,中式恐怖美学、中式悬疑美学拉满。
这部电视剧的设定背景是晚唐时期“人妖共存”的时代,打造了一个“唐风版的聊斋”,就像是小时候偷偷看《聊斋志异》的鬼魅恐怖。

这部电视剧的导演是林玉芬,曾经手握《花千骨》、《三生三世》等多部大爆剧,而在这部电视剧中,再次体现了导演的独特审美技术,无论是环境的塑造,还是环境声音的呈现,光影对比强化了观众的沉浸感,这些元素都有悬疑那味儿。
美中不足的是,这部电视剧的角色,很多少了灵魂。

比如第一个单元中的《嫁衣鹄吟》,人面鹄新娘实则是鬼怪所化,因为喜欢吃人喉,所以擅长模拟百声。
当她以口技伶人的面目出现在男配角面前的时候,男二因为其姣好的面貌,对其一见倾心。甚至为了她,不惜跟家人决裂,也要娶她为妻。

大婚之夜,更是极尽撩拨之能,极尽妩媚之姿,只为呈现一个妖兽化身美女,撩拨人的魅力。
但是看这个人面鹄大婚之夜的魅惑,作为观众,我更多感受到的是通过导演的环境、配音等呈现出来的女妖魅力,演员自身的魅力,却并不十分深刻。

看到这个女妖饰演的勾人心魄的女性,再来对一下《青蛇》中的女妖,才发现,这其中的差距如此之大。这么多年过去,依然是经典难再重现。
拍摄于1993年的电影青蛇,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完全把青蛇身上的妖感与魅惑,拿捏的相当到位。情欲的流转,妩媚的极尽,这种带着纸醉金迷的末日气息。


英国《卫报》曾将小青列为“影史十大魅惑角色”,称其“以美为武器,重新定义了东方妖异美学”。
这部电影中张曼玉饰演的青蛇,完全呈现出了蛇妖的妩媚入骨,纵然服装简单,背景简单,造型也简单,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回想起来,依然能够想到这条青蛇。

张曼玉在这部电影中饰演的小青,其美艳堪称华语电影史上最具颠覆性与艺术张力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的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温婉端庄,而是融合了妖、媚、纯、邪的多种气质。


首先来看看视觉造型方面。
虽然这部电影中的服装造型,跟如今动辄非遗的造型无法相比,但是造型寓意却极为讲究。
比如青蛇的服装以青绿为色调,与白蛇的白衣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材质上采用轻薄的纱衣,透露着蛇妖化人之后的冷艳迷人。

在妆容上也颇为讲究,比如额间的配饰,蛇形发簪、上调的眼线,朱红的纯色点缀在冷色的面容上,似笑非笑,既充满了挑衅又充满了挑逗。
同时在行走时,衣裙随风而动,似水蛇般蜿蜒的线条被放大,展现出“蛇”的柔韧与魅惑。


再来看看角色塑造方面。
张曼玉把青蛇初为人的探索、欲望呈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在水中对法海的勾引,对于许仙的挑逗,这种对情欲的探索,既不多也不少,点到为止,但是却让观众看的抓心挠肝,充满了空白的想象空间。


尤其是在青蛇与白蛇水中蛇形共舞的片段,更是成为影史的经典,脖颈后仰、腰肢摇曳,将蛇妖的柔媚与攻击化为舞蹈,呈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女性美学盛宴。

除了青蛇的妖艳,不愧是香港首屈一指的美女,在这部电影中饰演的白蛇,魅惑大气。
更难得的是,如果一部妖异片,只留在低级的情欲、色欲审美上,会让人觉得乏味。然而这部电影却在这个情欲的基础上,探讨的意境更引人深思。



比如:法海苦修却破了色戒,且伴着人性的弱点,虚荣,善恶不分;小青学不会七情六欲,白蛇学会了人间的一切,却忘记了跟小青的五百年情分。做人有什么好?人是多么的虚伪和懦弱,竟然比不上妖爱的更加坦荡真诚。


最终,这些风月无边、欲海深情、你侬我侬、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生缘灭,就像是一场热闹过后的突然安静,回响无边。
而这,才是最高级的情色表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