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词的色彩意义是词义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意义则是客观对象的种种性质特点、形态特点、时代特点、外来特点、民族特点、地方特点及词的运用中所表现出的倾向和格调的总和,它既和词表示的客观事物、现象有关系,也与词的构造及应用紧密相连,所以色彩意义赖以形成的基点是广范围和多方面的。

一、词义升贬

词义扬升,按字面意思来解读就是把词性变成褒义,原本的词可以中性,甚至贬义词。词义发生扬升的情况比较少见,甚至有些只是临时性的扬升。

《渑水燕谈录》记载:“盖江小字芒儿,俚语以牧童为‘辛’。胡又尝行巨馅敬试疲骸耙远久淹禁署,克慎行藏,由是诸竖切齿。”

“芒儿”是宋时民间对牧童的的称呼,源于牧童的发式多为在头顶扎两个圆形的发髻,如同芒神,故有此称,带戏谑义。北宋名将彦筠作战时,所留发式与牧童一样,人称“宋芒儿”,戏谑之中带有喜爱之义,“芒儿”词义略有临时性扬升。

宋时“汉子”指“贱丈夫”,带有贬义,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对北方汉人(即生活在北方辽国境内的汉族人)的蔑称。辽灭北宋后,实行民族等级政策,北方汉人被列入最低等,受到契丹贵族统治者的蔑视。

二、历史发展决定词义升降

“汉子”或“汉儿”原本带有褒扬敬畏之色彩意义,意为好汉,源自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对汉族男人的称呼。如《询刍录》载:“汉武帝征匈奴,二十余年,马蓄孕重坠陨罢极,闻汉兵莫不畏者,称之为汉儿,人又曰好汉,自后为男子辦矣。”

但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周边民族尤其是北方民族心目中的地位下降,这时他们称汉族男子为“汉子”常含有贬义,“汉子”一词因外族使用而意义、用法发生变化,演变成泛指的潘男子的贱称。

《老学庵笔记》记载:“今人谓贱丈夫曰‘汉子’,盖始于五胡乱华时。北齐魏恺自散骑常侍迁青州长史,固辞。文宣帝大怒曰:‘何物尽于,与官不受!”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还记载了因避讳用“兵士”代替“汉子”的情况。北方汉人投顺南宋后在南方汉人眼里又被视为来自北方的野蛮降人和外族人,反映了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汉人的尴尬处境,陆游《老学庵笔记》关于“汉人(儿)、番人”的记载忠实地反映了这段悲惨历史。

“汉子”一词的贬义色彩延续到元代,如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就有与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相同的关于文宣帝大怒,斥魏恺“何物汉子”的记载。“汉子”一词的感情色彩意义变化复杂,由汉时的褒扬敬畏义变为五胡乱华时的贬义,“贱丈夫为汉子”,并且贬降义一直持续到元代。

“客作”,原指被别人雇佣做工的人,始见于三国时期,并无明显的褒贬之意。又见《祖堂集》“地满心犹如客作儿”,此时,“客作儿”已经带有很强的贬损意味。这或许是因为充当“客作”者一般都是衣食无着、只为饱食一顿的贫苦人,往往社会地位低下,容易被人看不起,因此“客作儿”也就逐渐成为带有歧视贬低色彩的称谓词。

“蜡鼻”为鹞鹰的一种,因其“鼻根黄如蜡色”,故呼为“蜡鼻”,本无褒贬之意。由于“蜡鼻”是最下等的鹞鹰,“更无他能,反为众鸟所侮”,因此和“无能、不成才”等含有贬义感情色彩的语义特征相联系,“蜡鼻”于是被用来指代懦弱无能的不肖子,词义发生了贬降。

三、多次转变

从宋代笔记材料来看,有些俗语词所附加的情感色彩意义,会随着人们主观认识的不同转变而发生扬升或贬降的反复变化,可见情感色彩意义的变化很不稳定。

“丫头”亦作“鸦头”,现在的含义是女孩子,最初诞生的词义,则是小孩子的头型。古人认为不剪头发是孝顺的表现,所以他们从出生就开始留头发。当孩子的头发下垂或有一个总角度时,总角度将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在每个头上打一个结,就像两个羊角。因此称为“总角”。《礼记》中的《奈泽》记载:“梳发髻时,总角。”

”因“总角”是幼年时的发式,因此常用“总角”代指年少时。“总角之好”指儿时的伙伴。等男子长到二十岁,女子长到十五岁就分别要行“冠礼”和“笄礼”,以示成年。男子将头发合梳成一个发髻,并戴冠,用簪子固定住。

女子在行笄礼之前,即八九岁至十三四岁时期则将头发梳成左右对称的双餐,因这种“双髻”与树枝叉丫形似,因此被称为“丫髻”或“丫头”。因此“丫头”最初是指“丫”形发髻样式,后用来代指梳这种发髻的人。

因“丫头”是女子行笄礼前即未成年时梳的发鬌样式,因此用来指年轻的姑娘,又古代婢女常梳丫形发髻,且地位低贱,因此婢女又被叫做“丫头”,《南村辍耕录》:“吴中呼女子之贱者为丫头。”带有贬义色彩。流传到现代汉语中,则多用来指年轻的女性,带有亲昵的感情色彩,词义的感情色彩扬升。

特别有意思的是,“丫头”在表示年轻女孩子”义时,在不同方言区域有不同的称谓,如江南的“囡”、山东的“嫫”、河南河北的“妞”、陕北的“女娃娃”、西川的“妹子”、湖南的“女份子”、客家话的“妹崽子”等等。

《钱氏私志》记载:“燕北风俗,不问士庶,皆自称小人……对中人以上,即称小人,中人以下,則称我家。”

“小人”在上述引文中意为面对中人以上人的一种自称,可以看成是对地位髙于己者自称的谦词。屡见记载,如《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三国志蜀志霍峻传》:“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小人”也可用于平辈间的自谦。

“小人”在古代更为普遍的意义则是指普通百姓,由于普通百姓地位低微,所接触到的知识十分有限,因此“小人”又被引申为识见浅薄的人。如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其曰胫砼小人、小人樊须,从其小体为小人之类,此谓所见浅狭,对大人而言耳。”

识见浅薄只是由于接触知识的范围有限,无明显贬义,再引申为人格卑鄙的人,带明显贬义色彩。如《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写尽小人形态。流传到现代汉语,“小人”常用义为“人格卑劣”义。“小人”一词的感情色彩经历了由中性到轻微贬义再到明显贬义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

结语

词的色彩意义有情感色彩意义、形象色彩意义、语体色彩意义等。俗语词作为口语词,带有很强的口语语体色彩;俗语词有很多来源于地域方言,带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从宋代笔记来看,有些俗语词在使用过程中,所附加的情感色彩意义会随着人们主观认识的转变而发生或扬升或贬降的不同变化。这是更值得关注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