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论才能和志向,其实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安邦定国、辅佐明主。可不幸的是二人最后留给后世的名声却大不相同,诸葛亮成为一代名相,而司马懿却最终只能是个权臣、阴谋家。不过这只是单从每个人的感情上而得到的结论,事实上,司马懿也是个忠臣,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想过要取魏而代之,只是后来形势所迫,将他推上了权力的巅峰。即使到了那个时候,他也只是想做个权臣以图自保,还是没有要篡魏的打算。
不管司马懿有无野心,其实曹氏三代对司马懿从来都没有放心过。曹操在世时多用其谋,素以其料事之准而佩服,同时也担心他过于有远见,且心思缜密也是颇为担忧,害怕他死后无人能够驾驭,故常告诫其子孙:“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晋书.宣帝纪》)所以曹操对司马懿并不重用。 到了曹丕时,由于他与陈群、吴质等对于曹丕被立太子有微功,故被曹丕重用,但还是防着一手,从来不给他兵权。黄初五年,曹丕以尚书令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尚书仆射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但当时的魏国军队的控制权还是在曹氏将领手中。论地位,曹真、曹休、陈群也略在司马懿之上。曹丕死后以此四人为辅政大臣,力量对比为三比一,可见曹丕还是不放心司马懿,但他对儿子曹叡肯定是有交待,以至于后来诸葛亮北伐散布谣言便免了司马懿的军权。
后曹真、曹休、陈群相继去世,使得司马懿的地位逐渐突出,其后的对蜀战事,多由司马懿主持。及至魏景初二年(公元228年),司马懿讨平割据辽东公孙渊后,更提高了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地位。但从此时到魏明帝去世之间,司马懿一直统领骑兵驻扎在辽东襄平,如果果有反心,则手握重兵进行割据是最好的时机,一旦回到京城兵权就又没有了。
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病重,急召司马懿进京。据记载,当时司马懿在襄平时曾梦见魏明帝枕在他膝上,说“视无面。”他见明帝面有异色,便觉不祥。所以当他看到诏书时大惊,以为京城不变,单人乘车在一夜间疾行四百余里直到京城,可见他对曹魏还是中心的。可能有人说司马懿之所以急着进京,是害怕大权旁落。但要知道,即使他门生故吏遍及朝野,但却没有军权,他还是什么也做不了的。明帝在最后的时刻,拉着司马懿的手,将九岁的曹芳交给了他,让他与曹爽一同辅佐。当然,此时的司马懿虽然位高,但权却不及曹爽。
开始司马懿和曹爽的合作倒是非常愉快的,二人确实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曹爽对司马懿也是十分地尊敬,“爽以宣王年德并高,但父事之,不敢专行”(《三国志》)二人大多都遇事商量着来,司马懿也每次都是先谦虚一番,然后再拿主意,也都是克尽职守。但是好景不长,曹氏贵族们可是都没有忘记曹操说过的话,加上曹爽权力欲的农民上升,又开始排挤和算计司马懿了。曹爽先是升司马懿的官,剥夺其实权,任其为太傅,后又不断地安排自己的亲信排挤司马懿的亲信。
权力这东西真的是不好玩,曾有史学家把它比作骑虎,一旦骑上去就下不来了,再要下来则有被老虎吃掉的可能。同样,此时的司马懿也是心里清楚,自己一旦落败,则会被权力吞噬。所以,他必须反击,但此时他确实还是没有实力,必须退让,寻找机会。当时的军队都在曹氏手里,禁军也全部被曹爽兄弟掌握,他根本没有可能翻身。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事却让他逮着了机会。 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四月,东吴孙权分兵四路攻魏,曹爽由于有之前伐蜀失败之顾虑,有些退缩,而司马懿看准了这个机会,上表请求带出征,此时他都六十多岁了,为何不顾鞍马劳顿要去南方打仗?原因很简单,一是再捞些军功,这年头有军功还是很重要的;二是为了加强对军队的影响,多安插些自己的人,为日后夺权做些准备。结果他在获全胜,朝廷为对其进行表彰,给他增加食邑万户,据记载其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使他日后发动“高平陵事变”有了资本。
因此,司马懿一生从未有过要篡魏,他从来都是忠心辅佐曹氏的,只是在不断地被猜忌、排挤、打压下,最后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但要说真正有实力发动政变,还是从对吴的这场战争开始的,之前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军事力量。至于到最后司马氏篡魏却是不能算到他的头上的,那个时候,他的子孙们其实真的也是骑虎难下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