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典的防务智库发布了一份年鉴报告,通过这份报告大家惊讶的发现,明面上看中国仅占国际军贸市场份额的6.6%,但实际上,中国拥有左右国际军贸市场运作的能力,换言之,只要中国愿意,美军可能连仗都打不下去!

如今的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全面的工业生产体系。它覆盖了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产业链,中国可以高效地将几乎所有类型的工业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无论是复杂的机械设备如汽车、飞机,还是家用电器,中国都能生产这些产品及其零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西方公司在购买这些零件时,普遍都会找物美价廉的中国供应商合作。

但正是这种物美价廉让美西方国家倍感焦虑,于是美国为了摆脱中国制造,展开了一场号称要“重振国内制造业”的运动,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啪啪打脸。美国的本土工厂更像是组装厂,而非制造厂。

绝大多数零部件仍源自成本更低的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此一来,即便一部分半成品经过了本土加工再出口,但其“中国血统”依旧无法否认,搞来搞去美国回头一看自己还在原点,并没有达到他想象中的“摆脱中国制造”。

众多关键性零部件,包括精确制导系统的传感器、夜视设备中的光敏元件以及防弹背心中使用的插板等,都极度依靠中国生产。美国虽然不断探索其他选项,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始终未能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对此,五角大楼决定曲线救国,直接从中国手里购买一些必需的稀缺材料,例如永磁材料和稀土元素,然后自己生产各类高端科技装备。

但这样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全球稀土的制造企业几乎都集中在中国。特别是在稀土矿物方面,虽然美国拥有庞大的储量,但却缺乏与之配套的提纯工业。因此,无论美国如何施行制裁政策和技术封锁,这些材料最终还是需要从中国直接或间接采购。这种无可避免的依赖形成了一种“软肋”:美国即便再强大,其军工大厦的一部分基石仍握在他人手中。

想象一下,如果中美关系在未来进一步恶化,中国选择对某些关键军事零部件或材料实行出口限制,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答案很简单,美国的军工产业将面临极大的困境。包括法国、德国、英国在内的其他西方国家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战略储备和供应链布局。

当前中国对锗和镓等稀土材料实行了出口限制,欧美国家都表现的极度忧虑,纷纷加大了这些稀土材料的购买量。这种反应表明欧美各国在这一领域的确存在无法弥补的缺口。尽管美国不断强调“国产化”,但现实是,这些高科技材料短时间内无法在其他地方找到等同的替代品。

以硝化棉为例,作为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纤维素,是现代军事装备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法国媒体曾大肆炒作其供应危机。但这仅是一个开端。之后中国可以通过对西方国家军工体系所需的关键物资和组件的控制达到无需动用军队,就能在战略上对敌对国家构成压力,削弱其军事能力。

这场“全球供应链博弈”中,没有谁能轻易摆脱对制造业大国的依赖。中国通过其庞大的制造业和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将自身深深嵌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每一个角落。

面对这种现实,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需要重新审视其国际经济战略。一方面,他们需要推动本土制造业的复兴,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与盟友之间的供应链合作,以降低对第三方的过度依赖。然而,这并非易事。不论是技术迁移、人才培养,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时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