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问题上,王夫人的态度是:“宁可得罪老太太,我也要撵走晴雯!”——当然,如果能不得罪贾母而撵走晴雯,就更理想了。

我怎么知道王夫人为了撵走晴雯、不惜得罪贾母?看看撵晴雯的过程就知道了。王夫人是在抄检大观园当天白天召见晴雯的,当时就说了“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的话。以她的身份地位,撵一个丫鬟这样的小事,还不至于虚张声势、空言恫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先撵了晴雯、后回贾母的,为什么?

这中间一定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但这并不重要,至少在这篇文章里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夫人意识到,如果真的去回贾母要撵晴雯,可能会遭到贾母的阻拦。为了避免阻拦,她选择先斩后奏。

意识到贾母可能阻拦,就说明贾母不同意撵晴雯。王夫人先斩后奏,就是违背贾母的意愿。也就是说,她一定要撵走晴雯,哪怕贾母不高兴、哪怕得罪贾母,也在所不惜。

这是王夫人少有的几次动脑子筹划,可还免不了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她只考虑了贾母这方面,没考虑宝玉那方面。结果是宝玉病倒,“王夫人心中自悔,不合因晴雯过于逼责了他”。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王夫人是颟顸的愚人,但偶然也有考虑到的,比如这次对贾母。

前面说了,王夫人不惜得罪贾母,也要撵走晴雯。可是,如果撵了晴雯,还能不得罪贾母的话,那岂不是两全其美?

所以,王夫人先斩后奏,在贾母阻拦之前就把事情办完。

所以,王夫人特意找了个好机会汇报贾母:“王夫人便往贾母处来省晨,见贾母喜欢,便趁便回道”、“王夫人又回今日贾政如何夸奖,又如何带他们逛去。贾母听了,更加喜悦”,把“撵晴雯”夹杂在高兴的事中间,减轻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所以,王夫人还特意把瞒了好几年的擢升袭人之事报告给贾母——袭人也是贾母给宝玉的丫鬟,擢升袭人并不是和贾母唱对台戏,恰恰相反,有讨好的意思:“我虽然撵了晴雯,但这是对事不对人,您的另一个丫鬟袭人我就很欣赏”,间接肯定了贾母的眼光。

在抄检大观园之后的肃杀气氛中,团结稳定是第一重要的。贾母虽然喜欢晴雯,可也不能为了她和自己的儿媳妇、荣国府的实际管家人公开决裂。

于是,贾母只好不被得罪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