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电视剧《黄雀》里的李红旗整个人就是悲剧二字的浓缩。

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背负巨额外债,铁饭碗保不住,伤病入髓,夜不能寐,看不到出路,也没有希望,就是无谓地煎熬着,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他最后甚至还因公殉职,悲壮牺牲了。



李红旗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人忍不住所共情又不忍心去共情。

他像是生活里目光所及的任何一个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中年男人,日复一日重复着一成不变的枯燥乏味的生活,麻木抑制地面对生活里的一地鸡毛,对苦难束手无策却又因着妻儿老小只能咬牙硬挺。



你说从头到尾李红旗做错了什么了吗,好像没有,但中年人就是这样,只要失败一次,就会无法翻。

所谓人到中年百事哀便是如此,上有老下有小,子女教育加医疗,生不起病,辞不起职,任何意外都能掏空钱包,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稳,生活要稳,事业要稳,财务状况更要稳。

但天有不测风云,老婆创业被骗,负债累累,他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不得不挺身而出,李红旗不仅不能撂挑子,还得把别人撂下的挑子捡起来。

面对压力,男人往往不会通过眼泪等情绪发泄来排遣心中的压力,而常常会选择沉默应对,即使是“兵临城下”了,表面也得云淡风轻,保持情绪稳定。



但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它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红旗处于一种高度压抑的状态里,像是一根被拉扯到极致的弦,随时都要崩断,对他而言,活着和死亡可能并无太大区别。



但是看到他最后为了正义而壮烈牺牲还是无限唏嘘、倍感无力也心痛不已。

李红旗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正气,他的英雄光辉不只是因为“为人民服务”“因公殉职”,他的英雄主义更在于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对大多数中年人而言,责任即意义,责任是其人生的最大意义,李红旗也是如此,他对家庭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社会负责,也对国家负责。

他是一个利他主义的人,考虑了很多,唯独不考虑自己,总把自己排在最后。

即使自己的生活已经难以为继了,李红旗依旧还牵挂着身边人,牺牲自己保全妻子,督促同事戒烟,担忧搭档身体,他就算在无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李红旗平凡而伟大,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虽然他死了,但会永远活在爱他的人的心里,红旗不倒,一直飘扬。



这个角色给人的后劲儿是很强的,他只是时不时穿插着出现,存在感并不强,后来,随着渲染的情绪不断积压、膨胀,直至突破临界点释放爆发,李红旗也逐渐被观众所注意,他最后的死亡极具冲击力,让人颇为意难平。



演员赵滨的演绎堪称完美,细腻又内收,不露痕迹又常常于细节之处见真章,他的表演是愈发炉火纯青了。

赵滨是个真诚的演员,信手拈来的细腻表演让其俨然有如“剧抛脸”一般的存在。

《前夜》里的朱启文;



《孤舟》里的罗武强;



《县委大院》里的侯国栋;



《苍兰诀》里的老月尊;



《哈尔滨1944》里的石明法;



《对手》里的陈华;



《大宋少年志2》里的元天关......



他于前期久久为功,兢兢业业拍了不计其数的打酱油角色,深耕演技厚积薄发,才换来近几年常常能靠演技出圈的傲人成绩,47岁的赵滨是毋庸置疑的大器晚成的类型。

当然,他能有今天,离不开老戏骨赵成顺苦心孤诣的帮扶与付出。

赵成顺两度荣获飞天奖,代表作有《隐秘而伟大》《破冰行动》《少帅》《当婆婆遇上妈》《北京青年》《红蜘蛛》《黄克诚》《神秘夫妻》《消失的痕迹》《消失的十一层》《繁华似锦》《迷雾追踪》《大秦赋》等作品,现任河南焦作市电影、电视协会常务理事,也是焦作艺术学校影视表演班的老师。

他属于名气跟不上实力的典型的演技派代表,而如若曾经没有白白耽搁了五年,如今赵成顺演艺事业的天花板定不止现在如此。

不过当身边人为其扼腕叹息之时,他却不以为意,并甘之如饴,因为在也有不少人向其表达艳羡之情:

“哎呀,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好!值得!”

是的,赵成顺是赵滨的父亲,儿子英雄爹好汉,如今,上阵父子兵,两个人都是身处演艺界的个中翘楚。

但其实如果没有其父亲赵成顺那被偷走的五年,赵滨不会有如此出息,可能恐怕早就在一念之差之间走了弯路,误入了歧途。

1978年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下面的小县城,赵滨是留守儿童,和奶奶相依为命,母亲在市里当医生,常年忙得脚不沾地,父亲是演员,常常天南海北到处拍戏,也是三过家门而不入。

以至于赵滨一直对自己的认知就是一个“爹不亲娘不爱”的“野孩子”。

感觉自己不被爱的时候,他疯狂向父母索取爱与关注,刚开始是撒娇闹小性子,后来不管用了,就变本加厉,上房揭瓦,抽烟喝酒,厌学上网,逃课打架。

十几岁的年纪,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赵滨刚开始还只是以此来博取在父母那里的存在感,但久而久之,他开始将其内化,并认为“破坏规则”才是处世哲学,从被打的一方到打人的一方,他觉得以暴制暴才是自保的手段。

很快,赵滨成了让老师无比头疼的问题少年,成了让同学退避三舍的头号危险人物,也成了父母难以回避的一块顽固的心病。

眼看着儿子初中就要毕业,但依旧还冥顽不灵,毫无长进,甚至都快成“混世魔王”了,子不教父之过,赵成顺不由得操碎了心,连拍戏都变得尤为心不在焉。

让他决心破釜沉舟的是老师打来的一通电话:

“赵滨这孩子,跟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合伙把人家的头打伤了,你得赶紧来学校一趟。”

赵成顺听完,脚都瘫软了——心想自己再不能掩耳盗铃了。

彼时作为北影厂演员剧团台柱子的他发展势如破竹,一时之间可谓是风头无两,但这容不得赵成顺留恋,他得卷铺盖回老家,为的是还债,去尽自己迟到多年的未尽的父亲的责任。

只是赵成顺高估了自己的忍耐度,他一到学校看到儿子就怒不可遏了。

好巧不巧正逮住准备翻墙逃课的赵滨,赵成顺蹭的一下火冒三丈,一步并三步,拎着儿子的后衣领,一把把他拽到老师办公室,然后说时迟那时快,毫不留情“啪啪”给了他两巴掌。

众目睽睽之下,赵滨脸被打得通红,但他自尊心强,眼眶盈泪但也硬是没吭声。

回到家,父子俩沉默不语,但两个人心里都很内疚,赵成顺怪自己没控制好情绪,赵滨恨自己让父亲丢脸了。

其实赵滨顽劣归顽劣,叛逆归叛逆,但对父亲,那是绝对敬畏的,说到底,他就是缺爱。

看到父亲,赵滨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在偷听知道父亲决定不再离开家的时候,他更是欣喜若狂,当然,他没有表现出分毫,还是一脸桀骜不驯的模样。

和儿子朝夕相处了一段时间后,赵成顺发现他并非跟自己想象的那般无可救药——儿子本性不坏,是能拉回正道的。

他决定对症下药,软硬兼施。

有一天晚上,赵成顺拉着儿子苦口婆心、推心置腹讲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讲他的成长经历,奋斗历程,讲他对儿子的愧疚、心疼与担忧,还表达了对儿子的认可、鼓励和期待。

赵成顺把这么多年积攒的没机会说的话一股脑全说了出来,此刻他把赵滨完全当一个平等的朋友来看待。

父爱姗姗来迟,赵滨说不动容是不可能的:

“爸,我错了,你打我吧,把我吊起来打也行。”

赵成顺一时之间百感交集,他意识到自己也何尝不是欠儿子一个道歉,儿子需要改变,其实作父亲的他也需要改变。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父子俩两个人的战斗,更是一场历久弥坚的持久战。

脱离了原单位,没有了铁饭碗,赵成顺的首要事项是以归零心态去谋一条新生路,毕竟,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什么面子、尊严都不要了,他在老家开设了一个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的综合门市部,还在门前支起了一个烟摊卖起了烟,与此同时,为了拓宽收入渠道,赵成顺也没舍弃老本行,组织创办了一个表演培训班,专门招收有表演兴趣的孩子。

当时,他没想到这个决定能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了父亲持之以恒的监管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赵滨开始脱胎换骨。

虽然学习还是一落千丈,期间也因不服严厉管教不惜用头撞玻璃以示反抗,父子俩没少剑拔弩张,但赵滨好歹不逃课了也不跟狐朋狗友去打架闹事了。

赵成顺看在眼里尤为欣慰,但更让他喜不自禁的是,儿子居然在耳濡目染之下爱上了演戏。

平时给学生排戏,赵滨总能津津有味地看上几个小时,被叫来跑龙套搭戏,他更是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赵成顺正愁儿子以后没出路,见儿子有了这个苗头,可谓是正中其下怀,当即拍板:

“子承父业岂不乐哉。”

于是当河南电视台向其提出拍戏邀约时,赵成顺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但他是有附加条件的:

“片酬无所谓,你看着来,我只有一个要求,我得带着我儿子一起。”

赵成顺自然有私心,他想亲自上阵,为儿子开山辟路,予其积攒实践经验,更助其积累资源人脉,让其能学上一门谋生的手艺。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赵滨的人生开始改写了。

有了父亲这个为其指点迷津的引路人,他找到了出路,找到了目标,找到了愿意心无旁骛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表演。

人都是这样,一旦有了美好的体验,就会总想不断创造同样或者更好的体验,于是这就成为了其持续行为的驱动力。

赵成顺在儿子心里种下了表演的兴趣种子,然后赵滨就有了动力去让其开花结果了。

从河南省艺校到北京电影学院,赵滨脚踩泥泞,仰望星空,不断攀升,毕业后也顺利考入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于此邂逅了自己的挚爱——同属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儿童剧演员陈蕾,双向奔赴的两个人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一眼万年。

作为父亲的赵成顺彻底踏实了,他知道自己得“退居幕后”了,他不用再做儿子的引路人,而只需要望着儿子前进的背影默默祝福了。

赵滨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为自己而活,也为爱自己的人和自己所爱的人而活,有了羁绊就有了责任,有了责任就有了人生意义。

2011年,赵滨与陈蕾共同孕育了自己爱情的结晶——儿子赵泓霖。

彼时的赵滨演着大大小小的各种配角,仍是名不见经传,不过他已然知足——家成业立,妻贤子孝,没理由不心满意足。

曾经,他像是在一片汪洋大海里,看不见任何陆地,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游,后来,父亲站立成了一座给他照明的灯塔,于是他游到了梦想的彼岸,如今,赵滨正式从父亲手中接下了接力棒,成为了他儿子的榜样和靠山。

很多时候,只要试着把努力的时间拉长一点,一切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从被骂“关系户”“资源咖”“扶不起的阿斗”,到如今的“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赵滨用实力与作品证明了自己。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