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红书上一篇帖子吸引了大量网民关注,说公立医院禁止进口药之后,很多外科手术连“可吸收缝线”都没了,以至于拆钢板的手术做完半个月后,居然还要拆线,太残忍了。

人们只关注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这就是,因为每个人都可能会受伤,而受伤后镇痛、止痛的东西,是减少恐惧的必备品。

这位在网上爆火的网民说的是:为什么医保突然规定,外科手术缝合线不能使用可吸收缝合线了?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可吸收缝合线,这东西在现代外科手术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就是字面意思,可以被身体自然吸收。但用到了一些稍微高端的材料,聚乳酸、聚己内酯之类,价格肯定要比非吸收性缝合线价格更高,间接增加手术成本。

不过一直以来的话,可吸收缝合线是能够医保报销的,除非你是门诊治疗,才会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因此对于上面这位网友的话,个人还是有些疑惑的。毕竟“可吸收缝合线”又不是只有进口的,国产的也有,不存在卡脖子之说,而且欧美人也没在这方面进行管制。

但是,在提出这类问题的,却又不仅仅只是一个两个网民。

另外有人说,他们那里医保规定所有手术后都不能用“止痛泵”了,自费都不行。第一次知道止痛泵这个东西,是很多人剖腹产的时候要用,可想而知其重要性。

下面这位网民的描述就是“出手术室后听到这个噩耗,极度愤怒。”

原本我个人是不愿意相信这种现象的,因为简直是不把人当人看待了。发达国家对动物也要讲人道,何况是对人。

目前来看,网上这些爆料并不是“所有地方”,它看上去更像个例。但是一个池子里的水,有些地方开始干涸了,另外一些地方还能坚持多久?

下面这些评论里就有人在感叹:这不得把人疼晕过去?

另外,据说针刺麻醉又死灰复燃了。之前有热搜,针刺麻醉临床研究联盟已经成立,由近70家医院领头,将在新的一年内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项濒临失传的“中医技术”。

而关于“针刺麻醉”,我了解的不多。一位流行病学教授张作风是这样讲的,大家可以参考。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正能够止痛、镇痛的东西不能选择了,自费也不行,只剩下针刺麻醉这样的“老手段”。用承受痛苦的方式,去达到省钱的目的,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前几天“原研药(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的热搜出现时,我稍微聊过类似的内容,国产的仿制药(集采药)本身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替代品,但是由于只管价格而不看质量,导致了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的热搜沸沸扬扬。

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不用质量好的原研药而选择较次的仿制药,因为原研的贵,而医保改成固定支付后,多余的钱医院也承受不住。

可问题在于,如果仿制的质量差没效果,而到时候进口药普通人想买也卖不到了,这不就是舍本逐末吗?

1月17日,财新网写道,上海医疗界多名医疗界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呼吁保障患者用药选择权。因为在过去的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集采药物疗效不稳定的事情,诸如“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但患者却没有选择的权利。

进口药没了,只能用仿制药,那么仿制药的质量问题,有没有得到监督和改善了?现代的止痛技术不让用了,改用曾经的针灸针刺麻醉,哪一天真用上的时候,不知道又会是怎样一番“滋味”。

关键在于,所有人都在这个起跑线上,那也无话可说。可事实,又真的如此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