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接咨询时,遇到这样一个孩子:之前特别品学兼优,很有上进心的一个孩子,自打升入初三后,就开始上课睡觉,不听课,不写作业,而且晚上偷偷玩手机。
父母很是焦虑,对孩子想方设法各种劝:孩子呀,你这马上要中考了,咋一直都提不上劲,这样可不行。考试对你来说可只有一次,可不给你重来的机会。
为了怕孩子上课睡觉,每天孩子去学校前,父母都嘱咐:今天上课可千万别再睡觉了,要克制一下。
为了怕孩子晚上熬夜,父母每天都会去孩子房间查看一番,看看孩子有没有睡觉,有没有在玩手机。
遗憾的是,父母这么“拼”的想要帮助孩子,却遭到了孩子的白眼与冷眼,不仅跟父母的关子关系越来越差,上课睡觉也没有任何改观。
我想说的是:被父母的爱过度“包围”的孩子,只有窒息感和压迫,而没有被尊重和呵护感。
我给父母的建议是,不要再提学习,不要再每天强调睡眠,也不要再每天叮嘱孩子别睡觉。
尤其是当孩子已经开始嗜睡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压力太大而造成的不自控的睡觉,一种是内心对父母极度不满,而故意睡觉,跟父母对着干,把自己变成一个不乖的孩子。让父母难受时,孩子才会好受一点。
我的孩子在初中时,有一段被我逼着学习时,他会这么干。
他是这样跟我说的:你不是眼里只有学习,只有成绩,只想让我学习,但我偏不学,你让我心里难受,我会让你更难受。
还是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我当时听到孩子的心里话时,我第一反应不是生气,不是埋怨孩子,而是反省自己:我真的做错了吗?我真的拿自以为是的方式在爱孩子吗?
从那之后,我就不再强调学习了,每天的关注点不在全放在孩子有没有学习?学了什么?学得认不认真上?成绩有没有进步上了?
而是不再过问孩子的学习,只关注孩子的吃喝和心情,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修复自己的焦虑与情绪。
因为我明白硬碰硬,只会让孩子跟我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而我的焦虑只会放大自己对孩子学习的担心与恐惧。
我不再关注别的孩子有多卷,刷了多少题,也不再关注我的孩子每天都在玩游戏,都在偷懒和把时间消磨在电视和视频上。
也不再每天去询问老师,孩子今天在学校听课状态怎么样,而是来让自己回到正常的频率和轨道上来。为了稳定自己的情绪和保持平和,我做了这几件事:
首先,读书和情绪日记。
你想不通孩子的问题,基本都能在心理学和育儿书籍中找到答案。
本着“孩子有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的爱的方式出了问题”的原则,我读了很多心理学书籍,包括原生家庭、儿童教育心理学、自驱力、父母养育等方面的心理学书籍。
读完书后,我更坚定了是我的教育方式不对,是我的自负感导致了孩子问题频发。
这时,我又开始写情绪日记,把每天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想法,以及跟孩子相处的日常通过文字来还原出来。
这在心理学中叫作“书写疗愈”,同时在写的过程中,也能增加自己的察觉力,更容易读懂孩子。
其次,放下焦虑和对孩子的高期待。
想保持情绪稳定,真的特别难。这时最好一边做心理疏导,一边去“走出去”。
我当时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基础,有基本的察觉能力,当自己迷茫时,我会求助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察觉和指导一下。
再加上,当我有焦虑时,就去跑步来释放内心的焦虑与压力,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孩子。光是2020年那一年,我几乎跑了800公里。
很难想象一个300米都跑不了的体育渣,为了能改变自己,能跟孩子搞好亲子关系而做出的努力和坚持。
通过读书、写作、跑步这三者的结合,我真的做到了情绪稳定,很少再焦虑,也放下对孩子的各种意难平。
最后,不谈学习,只搞好亲子关系。
我不再要求孩子的学习,绝口不问成绩和在学校的任何事。孩子愿意说,我就听,孩子不愿意说,我一句都不问,不唠叨。
当我这样做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会主动跟我说为什么总想看电视,是因为觉得自己在学校学习太累了,还有觉得妈妈眼里只在乎成绩,而不在乎他,所以才不想学习了。
我告诉孩子,之前的一切都不是他的错,是妈妈爱的方式错了。一直以来,我只在乎他,成绩只是为了让他有一个更好的起点。
当我们彼此坦诚时,过去的心结也就打开了,孩子会跟我讲他的学习、他的想法、他想要的自由以及他内心的诉求,而他只要提出来,我基本都会同意。
当我持续改变自己时,孩子没有再跟我对着干,玩游戏会商量着玩,学习也比之前进步了,最重要的孩子脸上有笑容了,每天都跟我有说不完的话。
很多时候,我告诉父母不要管孩子当下的学习时,先修自己时,父母都不以为然,嗤之以鼻,觉得我在说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废话。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不再重复多说了,都会劝父母不妨读一读书,静一静心,抽点时间来关爱和呵护自己,不然真会愈发焦虑,而孩子也会更失控。
当父母不试图改变孩子,而尝试改变自己时,你想要的母慈子孝和孩子努力学习,都会不期而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