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姐最近因为备孕期间购买了大量牛奶,与婆婆产生了争执。婆婆担心牛奶中的防腐剂和关于牛奶可能致癌的新闻,特别提到一个热搜案例:老人每天喝牛奶后被诊断出肝癌。

老秦和他妻子主要在家务农,生活自在。

今年年初,老秦突然感到食欲不振,体重骤减,最初怀疑是肠胃问题。尽管尝试服用胃药,但症状并未缓解,反而出现腹痛。

儿女得知情况后,急忙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未发现肠胃病,却意外发现患有肝癌,医生推测或与饮用牛奶有关。

婆婆还向儿媳展示了一篇文章,声称研究发现常饮牛奶增加肝癌风险。然而,这一说法真的靠谱吗?

一、研究显示每日多饮一口牛奶,癌症风险增7%?

许多人将牛奶视为营养价值高的食品,然而近期有报道称多喝牛奶可能致癌,引起了广泛讨论。

一项由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大学合作的研究发表在《BMC》杂志上。该研究调查了51万中国人的数据,结果显示乳制品消费越多,癌症风险越高。具体来说,每天额外摄入50克乳制品,分别使肝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2%和17%,整体癌症风险增加7%。

研究指出,牛奶中较高的支链氨基酸、乳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饱和脂肪酸、雌激素和黄体酮等成分可能促进细胞增殖,从而增加癌症发病风险。

面对这样的研究结果,人们可能会问:那牛奶还能喝吗?

实际上,关于牛奶与致癌风险的研究仍有不少争议。例如,调查数据的误差、未区分牛奶与其他乳制品的摄入量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结论的准确性。

同时,其他如动物蛋白、精制糖的高摄入量也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之一,不能简单归咎于饮用牛奶。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也有诸多相关研究,但至今未有定论。且这些研究大多针对西方人群,未必适用于中国人群。

故事中的老秦夫妇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妻子为了节省经常购买临近保质期的特价牛奶,而这些牛奶在家中常常过期。出于不舍,她默默将这些过期牛奶喝掉,日积月累导致夫妻俩身体出现问题,最终双双确诊为肝癌,令邻里震惊。

深入调查后,医生发现长期饮用过期牛奶中滋生的有害细菌与毒素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妻子的“节俭”行为无意中伤害了家人。

二、常温牛奶的保质期长是否因为添加了防腐剂?

许多消费者注意到超市里的牛奶保质期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有些甚至可以长达6个月。这让人们疑惑是否因添加了防腐剂才使得常温保存的牛奶保质期延长。事实上,并非如此。

牛奶的保质期长短主要取决于其杀菌方式。例如,常见的巴氏杀菌奶通过72-75摄氏度加热15-30秒达到部分杀菌效果,同时保留牛奶的口感与营养,但这需要冷藏保存,且保质期通常在15天内。

相比之下,可常温保存的牛奶采用的是超高温灭菌法。这种方法在140℃的高温下瞬间完成灭菌处理,彻底杀灭微生物和芽孢后进行无菌灌装,因此可以保存长达六个月。

符合国家规范生产的这两种牛奶都不含防腐剂。另外,不建议自行购买未经处理的生乳或未质检的牛奶,以避免安全问题。

三、警惕市场上的“假牛奶”,已被列入黑名单

虽然牛奶对身体健康有益,但需要警惕一些伪装成牛奶的饮品。这些产品可能存在较大的健康隐患,例如以下三种“牛奶”:

1、高糖调味牛奶:如巧克力牛奶或草莓味牛奶等因其独特口味而受欢迎,但这些并非真正的牛奶。这类产品通常添加大量糖分和人工香料,长期过量摄入易引发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而这些疾病又是多种癌症的高风险因素。

2、乳酸菌饮品:这种在牛奶或水中加入活性乳酸菌的发酵产品虽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奶。此外,乳酸菌会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与蛋白质,加之这类饮品含糖量高且可能含防腐剂,频繁饮用不利于健康。

3、含有非法添加物的“黑心牛奶”:如曾引发广泛关注的三聚氰胺污染牛奶事件。这类产品不仅具有肾毒性,还有很高的致癌风险。尽管已有严格监管,但仍有非法生产存在,消费者需小心甄别。

总结而言,非生牛乳制成、未经灭菌处理且蛋白质含量不达标的产品均非真正牛奶。日常选择奶制品时,优选短保质期的纯鲜牛奶为佳。

参考资料:[科学辟谣]《经常喝牛奶或增加两种癌症风险?这项研究应该这样解读》。粤妇幼,《【科普】纯牛奶有防腐剂?牛奶致癌?真相是……#2024全民营养周》。

注:文中涉及的人名均为虚构。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情节纯属虚构,旨在普及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