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有首著名的怀古诗,堪称唐朝怀古咏史七绝的压卷之作,人人都会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中的王、谢之家,也就是东晋最为显赫的两大世家,二家绵延不绝、人才辈出,有晋一代,可谓泼天富贵、权势滔天。比如谢家,宰相谢安谈笑间一句:“小儿辈大破贼!”前秦苻坚百万之众顷刻而亡,何等壮阔。

我们今天要说的王家,比之谢家,则似乎兴起更早、繁荣更久。我们常说“永嘉南渡”,其实永嘉年间,尚是西晋怀帝时期,下距西晋灭亡还有段时日,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在永嘉年间已经做出南渡的决策了,将势力转移到那里,并经营起来,虽然司马睿建号称帝的年份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了。而在幕后奔走呼号、劝说鼓动司马睿做出“衣冠南渡”决定的,正是王敦王导兄弟,二人的熏天权势和惨淡经营,奠基了琅邪王氏的赫赫声名,所以东晋初年才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听到琅邪王氏,不知道读者们是否有些耳熟,“卧冰求鲤”的王祥似乎正是琅邪人。不错,王祥很大程度上正是琅邪王氏繁荣的真正开创者。王祥也是名门之后,祖先有在汉朝做过谏议大夫的王吉,王祥祖父王仁曾任青州刺史,官职不可谓小了,父亲王融却是白身,公府征辟从未就任。虽然王祥祖上也颇有积累,但到了他自己才算真正的大富大贵,由魏入晋一直受到重用,尤其是晋武帝司马炎更是倚之为国老,位列三公,进拜太保,封爵为睢陵公。荣耀显赫,超迈前代,而且和武帝关系良好更是为自己后世子孙的飞黄腾达打下基础。 熟悉“卧冰求鲤”故事的都知道啊,王祥求鲤的原因虐待他的继母想大冬天吃活鱼,并且王祥最终求得的鲤鱼两条。有趣的是,王祥的继母朱氏生了个儿子叫王览,二人自然是异母兄弟了。

哥哥王祥是孝的代表,弟弟王览可以说是悌的代表,二人把孝悌二字给占全了。母亲朱氏虐待王祥,王览几岁大的时候看到哥哥被母亲使人鞭打,就哭着抱着哥哥求母亲别打了。等到少年时期略略懂事一些,经常谏劝母亲,并且老在母亲面前说哥哥千般好万般好,就这么着,朱氏稍微减少了点虐待。朱氏每次指使王祥干不讲理的或者难办的差事,弟弟王览总是和王祥一块去干。朱氏又时不常的虐待使唤大儿媳妇,王览的妻子也常常跟着大嫂一起。久而久之,朱氏才悔改过来,不再肉体上虐待王祥了。 王祥王览兄弟丧父之后,王祥的孝名渐渐传了出去,朱氏心里还是深深忌惮,怕王祥为官作宰之后反过头来对付自己,就密谋着要在酒里下毒害死王祥永绝后患。王览知道了,吃饭的时候先径直走去拿酒。王祥也察觉到不对头,怀疑里面有毒,怕弟弟不知道喝了,就和弟弟相争,坚决不给弟弟。朱氏怕败露,反而过来抢着夺酒瓶。从此以后,朱氏每次给王祥赐饭,弟弟王览都会先尝尝。朱氏怕自己亲儿子一个不小心毙命了,最终放弃了下毒。

人家都是兄弟阋墙内斗不已,全靠母亲调停才能避免分家、夺产乃至于决死斗争。这王家兄弟真是天性中有孝悌的基因,才使得母亲改过。二人不光家事上和睦团结,到了官场上,更是“兄弟怡怡”。王祥做到大官,弟弟王览也不差,一路做到了光禄大夫,位在公卿,也可堪称显赫了。 当初,时人吕虔有把佩刀,大匠大工们看了,都说这是一把宝刀,但必须要命里有能登三公之运的人,才能佩戴,不然就会有灾祸。吕虔知道自己的朋友王祥有公卿的器宇,就把此刀赠给了他,王祥不愿多次推辞,还是吕虔强迫他才受了。看来,吕虔还是颇有识人之明的。后来,王祥临终之际,又把这把有公卿气运的刀授予了弟弟王览,还说:“弟弟,你将来也必定兴旺发达,就是不应在你身上,也必将应在你的子孙后代身上,肯定有可以配得上这把刀的子孙。”

应当说,王祥的话言中了,这句“汝后必兴,足称此刀”就应在了王览的亲孙子身上,这个人就是辅佐东晋几代皇帝权势熏天而屹立不倒的丞相王导。王导的从兄王敦也任大将军,虽然后来发动了叛乱成了反面人物。但不得不说,王祥当年“卧冰求鲤”感天动地而从冰中自己跃出的两条鲤鱼,正可为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的显赫预先做一个绝妙的隐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