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婚姻中柴米油盐的平淡往往会冲散爱情的热烈。 从鲜花玫瑰到日常零碎,棱角会磨平,激情会消退。可真正的爱情往往是细水流长、令人回味无穷的。或许我们可以从周有光与张允和的爱情中窥见一斑。 名门淑女和穷困书生 民国时期,提起合肥的张家四姐妹,那几乎是可以与宋氏家族的三姐妹相提并论的存在,她们的父母。 一个是著名的近代教育家张武龄,一个是昆曲研究家陆英,可以这么说,四姐妹从小就是在书香门第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评价过,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无论是谁娶了她们其中一个,都会幸福一辈子。周有光恰好就是这个幸福的人之一。 当时的周有光,还不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汉语言研究大家,而只是一介穷学生。这两个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能相遇,还要感谢周有光的妹妹。 周有光的妹妹与张允和是同学兼好友,放假的时候经常会邀请张允和到家里做客,一来二去,周有光与张允和就彼此熟悉了起来。 但是爱情真正萌芽,还要从二人在上海相遇开始。周有光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时,张允和刚刚考入上海中国公学,他乡相遇令周有光激动不已,很快便展开了对张允和的热烈追求。

大才子的追爱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周有光的追求,羞涩腼腆的张允和总是选择避而不见,在宿舍里躲来躲去,有时干脆让管理员转告他说自己不在。 周有光每每扑空却依然锲而不舍地追求,直至张允和愿意接受他的爱意。 后来,张允和在《温柔的防浪石堤》中回忆道:“有两个人,不!是两颗心从吴淞中国公学大铁门走出,来到江边,走在石堤上,浩瀚江水碧连天, 他从怀中取出英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然后把书签夹在书中递给我。当翻到夹着书签那一页,一句‘我要在你的一吻中来洗清我的罪恶’,我的心荡起了层层涟漪……” 江畔石堤,从此成为了一对璧人和美爱情的见证。一般来说,两个身份地位相差较大的年轻人结合,必然会受到长辈的重重阻挠,但出乎周有光意料的是,张允和的父母思想非常开明。 他们非常支持女儿自由恋爱,追寻自己的爱情,这在民国时期相当难得,也给了他极大的鼓舞。1933年,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才子佳人喜结连理。

相濡以沫 结婚后的两人度过了一段非常恩爱甜蜜的日子。1934年结婚一周年的当天,他们爱情的结晶——儿子周晓平出生了。 这让张允和十分骄傲,常常向别人炫耀:“我结婚当天生下了儿子。”之后总会笑着自嘲忘记加“第二年”。 没多久,他们的女儿周晓禾也出生了,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羡煞旁人。 可民国时期的“安稳”往往都是暂时的,每一个人,无论家财万贯还是一贫如洗,无论学富五车还是大字不识,都逃不过历史滚滚而来的洪流,不得已与时代紧密相连。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新婚不久的周有光与张允和也不得不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四处辗转,寻求安身立命的地方,但命运却并没有因为美满的爱情而善待他们。 在四处逃亡的过程中,六岁的小女儿周晓禾因为医治不当而早夭,大儿子周晓平不幸被流弹击中,肠子穿孔,幸亏得到及时的治疗才得以捡回一条性命。 然而无论生活多么困难,多么漂泊不定,两个人都紧紧握着彼此的手,一刻也不曾松开。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建国后,两人都一头扎进了自己的事业之中。可世事难料,因为一封情书中出现的几个英文字母,张允和莫名其妙地被诬陷,从此丢了工作。

但她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回归家庭,做起了“家庭主妇”。她将家务事操持得井井有条,把家庭经营得和和美美,让周有光能够心无旁骛地进行汉语言的研究工作。 同时,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在闲暇之余潜心于昆曲和文学,先后记载了几十本《昆曲日记》,还出版了三本散文集,丝毫没有浪费自己文学和艺术的天赋。 几十年的磕磕绊绊、风风雨雨让两个人的爱情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后愈发地珍贵美好。相伴数十载,时间从未消磨掉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即便到了耄耋之年,依然可以像稚童一般天真烂漫。

张允和的妹妹张充和曾在书中回忆夫妻俩的晚年生活: “80岁的她,每天还会仔细梳妆,仔细穿戴,一定要90岁的他,来评价好不好看,美不美丽,‘一脸的刚毅深深藏着红色中国的几番风霜’......老头常常不停地点头表达对老妻的喜欢。” 即便白发苍苍,她在他心中依然是当初那个温柔内敛的淑女,他也依然是她心目中才华横溢的英俊青年。时光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貌,可却无法消磨掉人内心的那份纯真。 86岁时,张允和开始学习使用电脑,周有光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她的老师。只要她一撒娇、一跺脚,他总会乐呵呵地上前,耐心地从一点一滴开始教她。

岁月如水一般流淌,不知不觉中,二人已经共同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时光。2002年,这对相伴六十九年的佳偶,还是被突如其来的疾病无情地分隔开来。 病床前,九十六岁的周有光紧握着妻子的手,感受着她的体温一点一点下降,却久久不愿松开。他说,我的半边天塌了。 半年后,周有光才终于从失去爱人的悲伤中走出来,开始着手整理她的遗作,将其一一出版,作为自己余生的纪念。 这个自称“被上帝遗忘的人”又孤独地生活了十五年,再次踏上了寻找他此生挚爱的道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每每我们发问:“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的时候,不妨就从周有光和张允和的故事中汲取一些灵感,或许就能够恍然大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