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经营压力,豪华品牌经销商也苦不堪言,前有保时捷被“逼宫”,后有宝马的“同甘苦、共患难”。
中国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和汽车消费大环境变化,到底能给传统意义上的德系豪华车品牌带来多大压力?
2024一季度,保时捷、奔驰在华销量同比出现两位数下滑,分别为39%和12%;宝马集团同比下滑3.8%;仅奥迪品牌中国市场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4%。
因生存状况愈发恶劣,保时捷经销商不满保时捷中国为完成销售任务,向经销商强压库存,选择停止进车并向保时捷德国总部“逼宫”,要求给予补贴。
保时捷中国在意识到可能带来的后果和严重性后,发表声明,表示“要积极倾听经销商来自一线的声音,厂商与经销商只有更加紧密地合作并彼此支持,才能更好因地制宜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可持续的多赢发展”。
在市场环境重压之下,包括i3、iX3在内的宝马纯电动车型普遍有着大幅度优惠。经笔者对宝马4S店走访,上述车型最高折扣可达6折,i3的最低提车价格甚至下探至20万元以下。
中升控股2023年归母净利润50.18亿元,同比下降24.97%;毛利率7.68%,下降1.23个百分点。永达汽车归母净利润下滑接近60%,为5.73亿元;毛利率下降近2个百分点,为6.88%。
「图片来源:正通汽车2023年报」
连续四年亏损的正通汽车,此前两年好不容易亏损有所收窄,但2023年却再次扩大,归母净亏损8.91亿元,同比下降超200%,毛利率已低至4.18%。这也导致在港股上市的多家经销商股价大起大落,但在过去几年,总体比较低迷。曾经,豪华品牌经销商,正是依靠豪华品牌高溢价能力,以此获取高利润。随着多数豪华品牌一季度销量下滑和以价换量成效低,经销商境况较2023年,恐更加艰难。
面对不利的市场局面,先出手帮经销商解决眼下困难,显然更能拉近与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换取双方的信任。这就对于后续且长期的合作,起到积极作用。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统计,4月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7,环比上升9%。其中,高端豪华及进口品牌库存系数为1.62,较3月系数1.23增长高达31.7%,经销商库存增长明显,且增幅远大于自主与合资品牌。
笔者认为,当前豪华品牌当中存在类似矛盾的,绝不止保时捷与宝马两家。对于整个行业,保时捷被“逼宫”是警示;而来自“慕尼黑”的决定,则不失为是一次良好示范。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