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赵高为“宦人”,有“宦籍”,所以东汉以来,赵高被说成宦阉,其家族也被说成宦阉家族,一直流传到现在。很多影视剧为了丑化赵高,也同样将太监的身份强加于赵高,丑化他的形象。其实史记中记录的没有错,是后人的理解错了,才导致这样一个不实传闻延续到今天。

《张家山汉墓竹简》出土后,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解释。“宦”在秦朝时候的意思是在宮中內廷任职的意思,而宦人就是任职之人,宦籍就是此人出入皇宫的记录。所以,史记中的记载并没有错,“宦人”、“宦籍”等用语都没有表达赵高是去势之人,在秦汉,对去势后的男人被称之为“阉人”,而在宫廷中做事的人叫做“宦阉”,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知道赵高实际上是皇帝亲近之臣,而不是一个太监。

史记之蒙恬传中,还有一条记录赵高为太监的所谓证据。“赵高兄弟皆生隐宫”,从文字来看,后人确实不知道这个隐宫到底是何意,从史记前后文来看,没无法推测得出,后来有一个不知名的史记注释“砖家”胡说八道,将“隐宫”中的宫字译为宫刑之意,于是这种说法结合之前李斯传中的一个“宦”字被广为流传,到了唐代,这个说法已经被固定下来,成为“事实”。

著名的秦史学家马非百老师在研究史记时这样解释:“‘赵高兄弟皆生隐宫’的‘隐宫’一词,是‘隐宫’的误写。《张家山汉墓竹简》出土以后,隐官的意义更加清楚明白。隐官,既用来指称刑满人员工作的地方,也用来指称刑满人员的身份,与宫刑和去势完全没有关系。”马老师的解释清楚明白,也与赵高和其兄弟的境遇吻合,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赵高。

其实,赵高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的书法在当时堪称一流,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身体高大强壮,还擅长骑术,武艺了得,在秦帝国中是很少见的文武双全的官员。赵高有儿有女,历史上也有一些赵高儿女的记载,不过因为后人误以为赵高是太监,于是将他的女儿写成养女。司马迁的记载被后人误解,这不是任何人的错,而是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误会,现在谜题被史学家没解开,也洗清了赵高背负了两千多年的耻辱,重新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