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一个道理:天道酬勤。

只要勤快一些,就不愁没有饭吃,未来的发展会更顺。

可是不要忘了,凡事都有两面,不能单纯看一面。

古人云:“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那些看起来很慵懒,或者在某些方面故意偷懒的人,福气反而更多。

从一个家庭来看,兄弟姐妹的起点是一样的,但是后来发展成参差不齐的样子,就反映了勤快、懒惰的关系。

通常,最命好的人,是“很懒”的人。

01

过去的烦恼,懒得讲,不翻旧账。

谁家都有一堆的破事,说出来就会怨气冲天。

所有的破事,都是过去的事情,说出来之后,也不会改变。

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知道,翻旧账这件事,没有任何好处。

电视剧《都挺好》里,苏明玉从小就被母亲亏待,一来她是女孩,二来她读书花钱太多。

苏明玉考上了大学,却被母亲逼着去读免费师范。

一次次被母亲亏待后,苏明玉也在家里吵闹过,但是后来她不再因此争吵,而是远离大家庭,独自生活。这样的选择,让她变成了命好的人。

学会既往不咎,吃亏是福。

谁家的锅底,都有烟灰。你若是纠缠不放手,那就满手都是锅底灰,并且一天到晚都有。想起来,就够难受了。

最好的做法,就是把手洗干净,远离锅底。腾出的手,能够去奋斗,创造想要的幸福。

02

孝顺的行为,懒得比,尽己所能。

俗话说:“一个父亲可以管好十个儿子,十个儿子管不好一个父亲。”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是子女对父母的反哺,却总是讲条件,总是互相比对。

比方说,母亲生病了,有人陪护了一个星期,有人陪护了三天,还有人没有陪护,只是给了几千块钱。

令人生气的是,有的人在远方打工,母亲都没有联系上。

若是都和远方打工的人对比,估计母亲的病,好不了,也没有人管。个个都可以说:“他不来,我们凭什么要管。”

当兄弟姐妹之中,有一个人,笨笨的,不去和谁比较,那么很快就会扛起孝顺父母的责任。他总是想,问心无愧就行了。

或者有一个人,努力孝顺父母,以此来打造自己的小家的家风。久而久之,他的小家庭就变得欣欣向荣了。

更重要的是,孝顺父母的人,后来也会被孩子孝顺,晚年的生活会很幸福。这就是命好的体现。

孟子说:“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把孝道管好了,懒得和其他人对比,那么他就无忧无虑,困难也会迎刃而解。毕竟,他的人品,就是被人帮助的最好底牌。

03

兄妹的成长,懒得管,各自安好。

道家推崇一个成大事的方法:无为而治。

一棵树,歪歪扭扭的样子,你不去扶,也不去打扰,过了几年,树就变成了大树。

一条河,你不去修理,河流里的水自然清澈,并且会顺着山谷慢慢流动。你要是修理河流,河水反而走得不顺畅。

我们总以为,想要家庭欣欣向荣,就把兄弟姐妹的事情都管好,还给他们很好的工作,甚至逼着他们学技能。结果呢?适得其反。

和我同村的张叔,在城里开早餐店。

张叔拓展了店铺后,让弟弟帮忙做包子馒头,还请了一个师傅来提升技术。

弟弟每天都学做包子馒头,工资比其他员工更多。

但是弟弟越来越生气,认为张叔应该请他做管理员,而不是员工。

弟弟回到村里,遇到谁都说:“这个哥哥,居然会压榨弟弟的劳力,太可恶了。”

为什么作为先富起来的人,就得把穷苦的兄弟姐妹都带上,还进行“送钱”的举动?你越是送钱给兄妹,兄妹越会懒惰。

懒惰管兄弟姐妹的小家庭,而是自己带着妻子孩子努力成长。小家庭有差距,但是各自安好。这是保持距离之后的美好,也是避免了感情过度纠缠。

04

自己的收获,懒得分享,懂得掩藏。

古人说:“亲人的嫉恨,尤狠于外人。”

一开始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兄弟姐妹,应该盼望对方致富才是。

当我们真正富起来了,就会明白,亲人之间,也是会嫉妒的,并且有人会暗中使坏。

眼红,这样的行为,一旦发生在家里,肯定会伤害到你。

聪明的人,习惯了装穷。

平时聊天,不会说自己有多厉害,而是说自己有一些困难;打扮也很朴素,也没有什么豪车。一直穷,那就和兄弟姐妹相处会愉快很多。

“闷声发大财”的套路,不仅仅在社会上管用,在大家庭里也管用。

尤其是父母偏心的情况下,你若是一枝独秀,那么父母就要你帮助大家,一起致富。但是你能力有限,或者亲人也没有本事,根本扶不起。因而,还是“不帮忙”更好。

你的穷困,也许会引起大家的贬低,但是没有关系,你得到了更多实惠,内心是很轻松快乐的。

05

作家罗曼·罗兰说:“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

把懒习惯用好了,你会发现自己真是“懒人懒福”,主要是精神上少了很多麻烦,成长也更加自由。

闲来无事,梳理好家庭的关系,看看大家的发展情况,把多余的事情和情感丢开。这是,少管闲事养精神。

诗曰:“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一辈子就那么几十年,不要总是被亲情困扰,也不要把人生安排太完美。

千万不要陷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套路。

懒一点,大家安好,自己更好。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