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并不是目前热度很高的武王墩,而是早在80多年前就被盗掘一空的“李三孤堆”。

李三孤堆,又名“离散孤堆”,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双庙村,历史上曾两次被盗。第一次被盗发生在1933年,寿县地区发生大饥荒,朱家集村地主豪绅朱鸿初纠集100多个地痞流氓以开墓赈灾为由头组织盗挖“李三孤堆”主墓,挖出青铜器等随葬品700多件,所幸当地群众报案及时,加上社会影响巨大,绝大多数被盗器物都被缴获,主墓室未被挖穿。第二次被盗发生在1938年,第五战区总长官李品仙驻防寿县,听闻“李三孤堆”地下仍有宝贝埋在深处,于是借军事演习封锁了现场,再次盗挖“李三孤堆”。李品仙依靠军队人多势众,将“李三孤堆”来了个大揭顶,直接挖出墓主人的棺椁。

据郭峙一所著的《亲历记》记述:当时挖掘规模很大,几百人连挖数月挖了10多米深才最终到达墓底,掀开椁室盖板,只见墓主人的棺椁置于主墓室中央,长3米,宽、高各1米,朱红色,颜色鲜艳,棺盖与四壁有龙形浮雕。撬开棺盖,其内壁像雪一样洁白,墓主人已化成灰,仅剩一束头发。李品仙将挖出的随葬品连同墓主人的棺椁一并带走,只留下一个“伤痕累累”的大坑。1981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在“李三孤堆”现场调查得知:该墓口东西长41.2米、南北宽40.2米,设九级台阶,深度15米,墓口东端有一条斜坡墓道,长22.4米,已荒废成一口水塘。

根据出土器物铭文综合推断,“李三孤堆”极有可能是战国末年楚考烈王之子——楚幽王熊悍之墓,据不完全统计,“李三孤堆”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又以青铜器为主。其中,名气最大的当是楚大鼎(又称铸客大鼎),经测量,大鼎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400公斤,造型设计上为圆口方唇,鼓腹平底,双耳外撇,三蹄足,腹上有一周凸起的云箍,足跟部高浮雕兽首纹,整体给人庄严厚重的视觉冲击感。

2024年5月,安徽淮南武王墩发掘出土的一件青铜圆鼎竟和楚大鼎造型非常相像,很有可能是楚国在某一阶段铸造的不同批次青铜礼器。武王墩目前基本证实为楚考烈王之墓,这无形中印证了“李三孤堆”也是一座楚王墓无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