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坠胡声肃杀悠扬,千年古画竟暗藏诡船谜案,随着张择端拾起台口的梅船,屏幕逐渐升起,时间倒回北宋宣和三年,传世之作被遮掩的真相也即将现世。国风悬疑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端午假日起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不少青年观众穿着马面裙前往观看这部国风剧。

该剧选取原著小说中的“梅船案”与“八子案”,将北宋士子间的貌合神离揭露无遗。故事始于八位北宋挚交文人间因“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关于“新旧党争”的精彩辩论。宋制汉服、文人雅集、诗文相和,琴、棋、书、画、茶、酒、香汇聚一堂,一派古风古韵跃然舞台之上。为了更好地为观众呈现这个简而不失其华的朝代,剧组在音乐、服装、礼仪、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下了功夫。

勤研习 再创新


舞台上看似信手拈来的日常雅趣,却是演员历经三个月密集培训的成果。导演王骏晔分享创作过程时提到:“挑选演员时,就囊获了好几位本身就有才艺的青年演员,他们或会写书法或有戏曲、武术功底,进组后还特地邀请了不同领域的老师,教演员宋朝礼仪、练习当时的仪态,精进书法琴技,学习点茶打香印。”于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创作的可能性也在不断生发。例如,雅集伴奏的一曲《春启》,便是演员从零开始练习,至今能在舞台上现场演奏的古琴曲。全剧音乐方面也选用箫、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进行创作,利用其独特音色来表达特定的情绪和气氛,打造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氛围。

临近中场,剧情转折。汴京汴河上,两艘大船忽然相撞,漫天梅花飘下,一艘大船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凭空消失,另一艘船舱内出现二十余具尸体,多为中毒而亡,甚为离奇,就此,探案三人组悉数登场,悬案剧情从而展开。案件中大船凭空消失的障眼法在舞台上完整还原成为该剧另一大亮点。舞台整体的基本构造来源于中国建筑木作的梁柱结构,所有舞台物件都由木质材料通过不断重组产生,不同形制、不同体量的木料纵横相交、层层叠叠,构成一张巨大的迷网。

宋美学 新表达


宋代的文化与艺术表现出了更为纯粹的中国风格,淡泊秀丽中透出精致典雅,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的服饰就奉宋代书画为美学圭臬,尽可能复刻宋朝服饰、面料的制式,细节辅以手绘纹样与手工缝制。例如,女性角色身着的“抹胸+褙子”就是宋朝女性最典型、最时兴的装束,剧中开封府左军巡使顾震服饰使用的锦缎则不同于文人角色身上的粗麻。色彩则以低饱和度的蓝、绿、灰、棕等颜色表达宋人衣袍素雅、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

该剧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冶文彪历时十年写成这部长篇巨著,该作以名画为切入点,又从名画中带出故事,将画卷中824个人物逐一赋予故事,试图挖掘隐藏在画卷背后的惊世阴谋。话剧中心演员贺坪、郭林、何易等领衔出演的该剧将上演至23日。如果说“好看”是观众对人物演绎或剧情故事的肯定,那对剧中文化的抽丝剥茧和对技艺的追根溯源,表现了内心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渴望。

近年来,古风、国风成为舞台乃至社会热点,是华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更是年轻人与时俱进的个性表达。此前,大热话剧《红楼梦》《西游》等一系列根据中国经典名著改编的作品也掀起了一股国风舞台潮流。

春节期间,马面裙就成为走亲访友的“礼服”。随后,年轻人就在传统节日里开始穿戴传统服饰,进而把这股潮流带入了观剧体验。(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