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臣中有一个人,和戚继光齐名,而且他也抗倭,也练武,也写兵书,但是就是没有戚继光名气大,可还偏偏被叫做“俞龙戚虎”,说到这里,大伙一定知道今天的主人公是谁了,没错,就是俞大猷。 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泉州晋江人,生于1503年,嘉靖十四年,考中武举,授千户、金门守御,嘉靖二十八年,经右副都御史朱纨推荐,出任备倭都指挥,从此开启了他抗倭的生涯,虽是战功累累,却常被弹劾,还遭到过被免官,万历七年,告老还乡,病逝于家中,时年七十七岁,获赠左军都督,谥号武襄。

其实仔细看,俞大猷和戚继光的人生轨迹真的很相似,而且要细说起来,俞大猷还更传奇一点儿,他早年间和拜王宣和林福为师,学习《易经》,还得到蔡清的真传,蔡清是明朝一位大儒,著名的理学家,俞大猷曾经用易经推演兵法,他说兵法术数从五起,犹如人身有手、足、头五体一样,虽然领有百万之众,但可以使他们协调一致、合为一人之用,听着就很玄乎。 为将者,自要弓马娴熟,有一身武艺,俞大猷自然也不例外,别人悬梁刺股读书,他是闻鸡起舞挥棍子,别人十几年如一日的诗不离口,他是十几年如一日的棍不离手,别人参加文试,他参加武试,所以一举成了武举人,跟随李良钦学习剑法,学成后,一次对练中“良钦释剑谢曰,“公异日剑术天下无敌者。”说到这儿估计好多人是不是以为俞大猷剑棍双绝?对不起,并不是这里的剑就是棍,当时棍术被称为“长剑技”,而李良钦正是丈二棍的创始人。 俞大遒的棍术有多高,反正感觉戚继光应该是打不过他,虽然没有任何记录这两人打过,但是戚继光确实在书里记载了俞大猷的武功,戚继光在写《纪效新书》时,曾提到过俞大猷的著作和对自己的影响,并尊称俞大猷“技艺胜我几倍”,而对于俞大猷的《剑经》一书,戚继光更是称赞,“千古奇秘尽在于此,近用此法教长枪收明效,极妙!极妙!”按照戚继光的脾气秉性,这应该是实话,而不是刻意的恭维,所以可见俞大猷的确功夫不低。

接下来就是俞大猷生平中最传奇的经历,踢馆少林寺。 在他的《诗送少林寺僧宗擎》中有一段序,交代了少林寺武僧在他面前甘拜下风,专门派人跟随他学习剑法,其实就是棍法,“予昔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击剑之技,后自云中回,取道至寺僧,自负精其技者千余人,咸出见呈之。视其技,已失古人真诀,明告众僧,皆曰,愿受指教,予曰:此必积之岁月而后得也。众推年少而有勇力者二人,一名宗擎,一名普从 。随余南行出入营阵之中。”,而且俞大猷自己写的《新建十方禅院碑》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宗擎和普从二僧跟随他学习后,“虽未造于得心应手之神,其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亦庶几矣。” 说实话,这些都是俞大猷自己写的,里面有没有夸张掺水的成分确实不好讲,但是唯一肯定的是他肯定是去过少林寺,也肯定和武僧交手了,咱们试想一下,一个浙江军区司令,忽然跑来一个有以武犯禁嫌疑的寺庙里,而且要和你打无护具的木棍比赛,你怎么办?你敢真打他吗?打伤了怎么办?万一他翻脸说你私练军兵,图谋不轨怎么办?所以有可能少林寺的派出了两个一般的武僧,毕竟少林的武功太杂,天资不足的人很容易功体混乱,在非巅峰年代输给一条把棍子练到极致的俞大猷也合情合理,双方都不伤面子,双赢嘛,拿两个武僧给他做警卫员,和浙江军区司令搭上长期关系,还省下两个和尚伙食费,少林寺那时候的住持很聪明啊。 这么厉害的人怎么就不被人所知呢?理由很简单,俞大猷不接地气。 咱先说他的兵法,不容易懂,戚继光的兵书我之前讲过,深入浅出,只要认字,稍微有点儿文化,你就能看懂,简单实用,反观俞大猷,利用五行术数排兵布阵,一翻开兵书,第一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大伙儿傻眼了,这啥意思啊,看不懂啊,有这么一句话,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话是来形容柳永的词作深受普通民众的喜爱,因此才能在民间广为传颂,所以俞大猷这兵书的问题就在这里,没点儿学问你肯定是看不懂,可是当兵的有文化毕竟是少数,所以看的人越来越少,曝光率也就越来越低,所谓高山仰止,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另外一本书,《剑经》,光看名字,觉得是教人怎样练剑的。然而翻开《剑经》,却并不是这样,“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剑经》所记载的,竟然是棍法! 虽名为“剑经”,但实际上是讲棍法及长兵器,内容包括“剑(棍)”、“射”、“阵”三法,俞大猷认为“棍为艺中魁首”。强调随时以“奇正相生”的变化,以静制动,“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讲的确实好,但是名字也真是忽悠人,不是真正习武之人往往会产生歧义,举个例子吧,比如令狐的书名是《令狐聊大明》,大伙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书讲的是明朝的故事,可翻开才发现,讲的是我一个朋友叫大明,里面就是我和我朋友的一些破事,跟明朝根本就没关系,那读者不骂街才怪了,《剑经》的问题也就在这里。 在征剿倭寇时,俞大猷屡建奇功,他训练的水师,成为当时倭寇的梦魇,虽然战功显赫,但他却一生坎坷,王江泾之功被算在赵文华和胡宗宪身上,金山之战,以三百明军力战两万倭寇,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以三百敌两万,但是他却因为兵败而被解职,原因也还是因为不合群,不接地气,俞大猷深受儒家影响,性格耿直自傲,打心眼里就不愿意跟朝中那帮的文官们交往,所以也就总是被言官们弹劾,以至于“七次屈辱,四次贬官,一次入狱”的经历。

咱们再反观戚继光,无论在官场还是在战场,都知道如何变通。即便戚继光不愿意跟朝臣交接,但为了抗倭大计,也会跟朝官们有所往来,俞大猷个性清高不愿意向上级送礼,而戚继光一生都在送礼,所以耿直的俞大猷自然没有后辈戚继光那么受到上峰的青睐喜爱,所以才会导致俞大猷虽然在抗倭之事立功不少,但也被多次弹劾,以至于功过相抵,难有封赏,就更别提被人所熟知了。 经历了那么多挫折,得到了那么多不公平待遇,似乎全世界都跟他过不去,但是俞大猷却毫不理会,反而越走越勇,最终在逆境中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俞大猷清高不贪污,言官们找不到他的把柄,所以多次被陷害,但最后都平安无事,只可惜俞大猷是像那种流星那样闪耀一时的人才,而戚继光却留下了威震蒙古无敢犯者,援朝南兵第一的传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