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六回,真正的故事才开场,但曹公又卖了一个关子,他依然没有直接写贾府。

他写了一个看似跟贾府毫无关系却又有些瓜葛的农家,这农家中有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名叫刘姥姥。

于是,我们又通过刘姥姥进贾府,才缓缓地跟随刘姥姥,走入百年贵族贾府的内部。

按理说,古代等级森严,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分的明明白白,作为四民之首的贾家,跟乡野农村刘姥姥怎么会扯上关系呢?

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

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其祖上曾与金陵王家连过宗,很多人读到这里,搞不清辈分,甚至一头雾水,我们不妨来看看。

王狗儿一家的族谱是这样的:王狗儿之祖——王成——王狗儿——板儿。金陵王家的族谱是这样的:王夫人之父——王子腾、王熙凤之父——王仁。

曹公笔下,这两家都经历了四代人,因此,有人就想当然地认为王狗儿跟王熙凤是一辈的,刘姥姥大王熙凤一辈,板儿和巧姐一辈。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儿。

原文说得很明确,当初两家连宗时,王狗儿之祖“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也就是说,王狗儿的爷爷,是王熙凤爷爷的侄子辈。

这就跟当初贾雨村投贾府门下一样,也是“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你既然要攀附人家,自然得降辈分,不然谁认识你啊?

因此,这么顺下来,正确的辈分是,刘姥姥和王熙凤是一辈的,而狗儿与巧姐是一辈的,因此,巧姐比板儿大了一辈。

因此,原文中刘姥姥指着板儿对王熙凤说“你侄儿”是不对的,论起辈分,板儿已经是王熙凤的孙辈了。

刘姥姥年过七十,而王熙凤只有十七八岁,但两人同辈。忍不住想起贾芸想跟宝玉攀关系时说的那句话:拄拐棍的孙孙,摇车里的爷爷。

人家有钱有势,自然就是爷,而你无权无势,还要仰仗人家施舍一点粥米钱财,才能过活,自然就只能点头哈腰甚至下跪磕头的做孙子。

话归正传,恰恰就因二十年前的这一点瓜葛,在二十年后,又由刘姥姥重新续上了。中间似乎是断了联系的,因为王狗儿家后来家业萧条,搬出城外居住去了。

作为后来的穷亲戚,而且是之前偶然连宗的穷亲戚,不是什么正经亲戚,一旦差距拉开了,加上各自先祖已不在,后代之人自然很难再续这层关系。

刘姥姥那句话说得好: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

这应验了那句话说的,越穷的人越要面子,因为他们所拥有的,也就那看起来一文不值的一点尊严了。要说去,谁不想去呢?可拿什么去走亲戚呢?万一人家不认呢?

但心思活泛的刘姥姥可不是这样的人,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一进、二进、三进之事了。因此,脂砚斋在这里的批语说得好,他说,天下事,无有不可为者。总因打不破,若打破,何事不能?

小王家的败落,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人丁冷落,从王狗儿之祖到王狗儿之子,四代单传,人丁不旺,家业如何能繁荣昌盛呢?一个是子孙坐吃山空,这个才最致命。

就是几代单纯,如果后代争气,一样可以发家致富。即便子孙众多,但人人享乐,想长久的富贵也难。小王家如此,贾府其实也是如此。

刘姥姥说女婿王狗儿,皆因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惯了,如今所有把持不住。这看上去是在说自己女婿,其实何尝不是对贾府将来终至败落的暗示啊。

再多的家业田产,再多的金山银山,都抵不过只知安富尊荣坐吃山空的不肖子孙啊。正所谓富不过三代是也。

更何况,王狗儿之祖,当年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京官,如果没有跟金陵王家连宗,被看承照顾了几年,也许家业萧条来的更快。

然而,也是这层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瓜葛,竟然成了数十回之后的正脉,不得不说,曹公真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啊。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