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大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逃至煤山,身边仅仅只有一个太监曹化淳,自缢前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曹化淳却说出了一句任何人都不敢说的话: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他口中忠贤,就是大太监魏忠贤,就连天启帝朱由校在临终前也是嘱托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魏忠贤是朱由校乳母客氏一手扶持起来的,两人在朝中权倾朝野,朱由检登基后,魏忠贤想要控制他,私底下送给他美人,又让美人携带“迷魂香”惑乱其心,朱由检识破后大发感慨:皇考、皇兄皆为此误矣! 从这时开始,朱由检就决心拔除魏忠贤这个毒瘤,从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至崇祯二年(1629年)清查阉党的罗网已经撒开,朱由检打击魏忠贤心腹,让魏党人心惶惶,不少的魏党人员也开始倒戈。

亲兵散尽的魏忠贤孤零零的在河北阜城的一座客栈,听着《桂枝儿》小曲,最后自缢身亡。 清算魏党,对大明朝多多少少有些好处,然而并不一定都是好处,因为魏党对面还有一个东林党,用清初时人的话来说,阉党未必都是小人,东林党未必都是君子。 魏忠贤手握朝政大权时,东林党被打击的非常严重,魏忠贤一死,东林党自然就恢复了名誉,东林党虽然不残害忠良,但是东林党都是江南一带的士大夫,他们控制的是国库钱粮。

江南一带最为富庶,国库的钱多数都来自江南,东林党重新握住大权后,又开始中饱私囊,行军打仗需要钱吧!军饷、装备、粮食都需要调用国库的钱,连国库都空虚了,拿什么打仗。 党派之争,永远都是大明朝一个头疼的问题,自万历朝以来,朝中就已经出现了党派之争,到朱由检手中情况依旧非常严峻了、 朱由检殚精竭虑除掉了控制朝政的阉党,但另外一个党派又突然冒头了,消除党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朱由检最缺的就是时间。

朱由检为了治理好明朝,白天在文华殿接见群臣,晚上在乾清宫看奏折,遇到灾年,他甚至几个昼夜不睡觉批改奏折,处理国事,他更是亲自带头勤俭,当政17年,宫中没有任何营建,可以说自明朝建立以来,朱由检是极为罕见的勤政之君。 若是出生在一个好时代,说不定朱由检还能成就一番事业,可惜他遇到了一场“明朝小冰期”,崇祯元年(1628年),天灾不断,旱灾、虫灾、瘟疫横行,饥民都跟着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出身平凡,因为杀了债主和妻子,就投身参军,在军中李自成混得相对较好,成了参军的把总,后金大举南下时,李自成所在的军队就赶赴京城防守,在途径甘肃时,士兵要求发军衔,因为东林党的缘故,朝廷已经拿出军饷了,士兵因此哗变。

李自成干脆就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南征北战,1640年,李自成趁着明军主力追剿张献忠,他开仓放粮,甚至还打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一呼百应,追随李自成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李自成的士兵愈战愈勇,明朝有生力量也被慢慢消耗掉了,而后金却坐收渔翁之利。 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为“大顺”,封赏功臣,同年东征大明京师,李自成这一路走得非常顺畅,同年三月已经抵达了居庸关,崇祯帝看大明内忧外患,打算跟李自成秘密会谈。

根据《小腆纪年附考》记载,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在太监杜勋的带领下面见了崇祯帝,他跟崇祯帝提了三个条件,只要崇祯帝能够答应,他就可以协助朱由检一同抵抗后金。 李自成的条件很简单,一、割西北一带,封赏诸侯(李自成);二、犒赏军百万;三、无需听从诏书,无需觐见。 这第一个要求,等于是让李自成自立为王,而且朱由检还必须承认他,这对朱由检绝对不可能,他宁可死,两人的秘密会谈宣告失败。 李自成攻破京城,朱由检煤山自缢,后世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