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如果让你给5年后的孩子写一封信,你会写些什么?

综艺《我家那闺女》进行到尾声,有了这样一个环节,母女互相给5年后的对方写信。

娱乐圈一直演配角刷脸的刘美含,收到了妈妈写得满满的5大页信件。

她一边听着妈妈读信,一边忍不住泪流满面。

米粒妈感动的同时却发现,这封信里藏了一个11年的秘密。

刘美含在娱乐圈并不出名,最让人熟知的角色还是她曾经在《巴啦啦小魔仙》中饰演黑魔仙。

摸爬滚打十几年,上浪姐面试被拒,考研北大也失败,总的来说过得并不如意。

节目里,她也和很多普通女孩有一样的烦恼。

就拿谈恋爱来说吧。

刘美含提到她有11年的空窗期,但她并不是不想谈恋爱,反而很向往恋爱。

对理想对象有很多畅想,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又无法发出信号,就连闺蜜面对她这种“木头人”也束手无策。

可反观观察室的刘妈妈呢,恋爱技巧简直拉满:

第一次见面尽量聊氛围感相关的话题,不要问对方过去的故事,聊天时要把话题抛回去等等。

其他嘉宾也很不解,妈妈情感技巧这么多,女儿怎么一点都没能学习到呢?

刘美含妈妈的信里,解释了这个问题。

原来11年前,刘美含谈了一段恋爱。

当她欢欣雀跃的和母亲分享时,得到的不是祝福,而是妈妈粗暴地让她立刻分手的要求。

或许是觉得女儿太小要把心思放在成长上,又或许觉得对方不合适,总之硬生生拆散了这段感情。

随着时间的渐渐消逝,刘美含可能也明白了那时候妈妈为自己考虑的心情,但是母女之间的隔阂却从没有消除。

因为自己发了一条吐槽的朋友圈,被妈妈勒令删除,争吵之后,她一气之下直接拉黑了妈妈。

妈妈看着女儿迟迟不谈恋爱,着急地催她和不匹配的人相亲,也让刘美含愈发抗拒。

因为母女关系紧张,所以刘美含在自己陷入低谷的时候,选择自己承担,或是和朋友倾诉,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向妈妈寻求安慰。

就像刘妈妈在信中写的那样:难过的是我不是你唯一且最愿意分享的人,说难听一点是我还不如一个外人。

其实,在这么多年和女儿的拉锯中,刘妈妈也有过无数次对自己粗暴做法的悔恨。

“如果当初我能温和地、和善地、平等地跟你讨论你满心欢喜的事,而不是说被我一勺冰冷的水从头泼下的话,可能就不会有你对我们的约法三章。”

看到这约法三章,说实话,米粒妈作为一个母亲心里很不好受。

这是一个孩子,完完全全把母亲阻挡在自己心门之外的做法啊。

随着妈妈一点点说着自己的反思,讲述自己对女儿的爱,刘美含的眼泪止不住的流,甚至哭着说:“我忘记写爱她了。”

米粒妈相信,这一刻母女俩的心结彻底解开,从此以后,她们之间会有更平等、更温暖的相处。

但是,那令母女俩痛苦的11年,实打实存在过,永远无法抹去了。

看到母女俩浪费了生命中这么宝贵的一段时光,米粒妈除了遗憾,还有惋惜。

妈妈明明也是为了孩子好,却在无意中给亲子关系造成了如此大的伤痕。

不得不说,强硬的教育方式,真的太不划算了。

所以,父母在孩子稚嫩的时候,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就算孩子长大了知道父母为自己好,心里的伤也是不可逆的。

你听说过饭桌教育吗?

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错误的做法,企图让孩子牢牢记住,再也不犯。

有一个网友小学时数学拿了满分,欢欢喜喜地问妈妈能不能奖励自己5块钱?

妈妈听了后非常生气,批评了他之后,在饭桌上又一次教育了他。

哪怕事情都过去了近10年,他还是牢牢记得妈妈在饭桌上责骂他的每一句话。

因为那种眼泪拌饭的感觉,真的太痛了。

孩子第1次拿满分而骄傲忘形,需要教育吗?

需要。

妈妈是为了孩子好吗?

是。

但这并不代表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

胃是情绪器官,吃饭本就是为了身体得到满足。

这种情况下教育孩子并不会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把委屈难堪的情绪无限放大。

道理听不进去多少不说,只会让孩子一边带着委屈吃饭,一边在咀嚼中不断怀疑父母的爱。

当孩子不相信父母所做的一切是出于爱自己,又怎么可能听从父母的话呢?

米粒妈曾经刷到过一个帖子。

一位爸爸说自己上初二的儿子总是和自己对着干。

成绩倒数就算了,还总是和一群小混混玩在一起。

父母如果阻止,哪怕只说了一句他就大吵大闹,砸东西踢门。

赶上孩子心情好,父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说了半天,孩子也只会回复一句,“关你屁事”。

一开始父母都以为这只是青春期的叛逆,总会过去,可没想到孩子变本加厉,什么教育方式都不管用了。

评论区一个高赞回答问:“你们是不是在孩子小时候对他比较严厉,经常打骂?”

爸爸的回答并不让人意外:“没错,因为觉得孩子小,必须得严厉,所以一犯错就有非常严格的惩罚。”

看到这,米粒妈就已经明白了孩子叛逆的根源。

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粗暴的打骂,孩子没有反抗能力的时候,只能忍受。

他从那时起,他的内心就已经种下了“一定要反抗”的种子。

被打得痛哭流涕的时候,他的内心不会是爱,只会是痛苦与怀疑。

长大后的孩子,也根本不是父母眼中的好坏不分。

他知道,只是单纯地想和父母对着干罢了,发泄曾经内心压抑的痛苦。

亲子关系缺少了“爱意”做润滑,自然只有生涩的摩擦。

要知道,教育过程中,任何行为都应该在“爱”之后。

孩子只有确认父母爱自己,才会相信父母的教育是在帮助自己,才会心甘情愿被父母所引领。

否则,就像在封闭的玻璃房中,找不到方向地四处乱撞,直到头破血流。

米粒妈相信,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溢于言表,但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孩子的错误。

难道不发火,就是爱孩子吗?

《小谢尔顿》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小谢尔顿卖报纸赚钱,可忙碌了一天,却发现收入比自己预想中少了很多。

回到家他看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吃晚餐,又想到自己一天的狼狈,心里很不高兴,于是冲大家发了一通无名火。

爸爸看到这一幕,起身来到了儿子的房间,问他今天发生了什么?

小谢尔顿跟爸爸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在静静听完他吐槽、抱怨之后,爸爸也和他讲述起自己今天的不如意。

可说完之后,爸爸接了一句:“你有没有发现,我不会回到家里来拿你出气。”

得到儿子的认可,爸爸又继续告诉他:“每个人都很辛苦,但不对爱你的人乱发脾气是最基本的责任。”

听到这番话,小谢尔顿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也向家人道了歉。

他能很快接受,是因为他知道,爸爸说得是正确的。

可如果,在他对家人发火时,爸爸立刻大发脾气或者把他骂一顿,小谢尔顿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

米粒妈想,他的心里或许会将自己的委屈放在第一位吧。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啊。

因为我们作为父母,比孩子更加成熟,所以有能力选择更好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也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

那些简单的方式例如大吼、责骂,的确一时管用,但很可能治标不治本,还会伤害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小谢尔顿父亲的沟通方式,虽然看起来“麻烦”,也更加花费时间,但却给孩子的未来的沟通留下了“信任成本”。

也就是说,孩子愿意听自己信任的人,提出与自己相反的观点。

纵观那些与父母关系好的孩子,无一不是对父母有着绝对的信任。

因为信任,所以依赖。

也因为依赖,所以才会吸收。

想起电视剧《小欢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上高三的方一凡,因为成绩问题和妈妈大吵一架。

方一凡觉得自己够努力,妈妈却觉得成绩不进步就是不用功,否定了孩子一切的进步。

两相争执之下,方一凡放话自己不学了,再也不听妈妈的话了。

被儿子一番话伤得不轻的妈妈默默流泪,被冤枉的孩子也难受得不得了。

这时候,爸爸方圆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他温柔地告诉儿子妈妈只是担心他,平时对他很好,情急之下才口不择言,最后又劝儿子给妈妈道歉。

方一凡也听了爸爸的话,跟妈妈诚恳道歉,一家人和好如初,问题彻底解决。

你有没有发现,方一凡很听爸爸的话。

换一个青春期孩子,刚和父母吵完架,劝两句就能道歉,根本不可能。

这是因为,爸爸总是能体谅方一凡,也时常告诉他父母对他的爱,他才会信任且愿意按照爸爸所说的去做。

这也是为什么米粒妈说,亲子关系在教育中大于一切。

毕竟,只有信赖,才有跟随。

所以,无论做什么,都不能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也只有亲子关系牢固,孩子的成长才会有稳固的根基。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