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刺客?侠之大者谓之刺客!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刺客拥有着独特的含义;刺客,绝对不仅仅代表着暗杀、索命,它包含的是气节,是士为知己者死,懂得大是大非,为知己者慷慨赴死,为苍生请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一下,古代四大刺客,看一看谁才是真正的刺客之王! 一、专诸刺王僚 公元前515年四月的一天,吴国公子光经过了许久的密谋,打算刺杀吴王僚。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 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让专诸将铸剑大师欧冶子亲手所铸的名剑“鱼肠剑”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

到了吴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毙命。他的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吴王僚手下的众人此时混乱不堪。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

自此,公子光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二、聂政刺韩相 聂政是战国时期轵县深井里人,年青侠义, 因除害杀人,为了躲避仇家,和母亲、姐姐逃往齐国,以屠宰为业。

汉画聂政刺韩相 当时,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国相结下仇怨,严仲子怕被杀害,只好逃走了。严仲子四处游访侠士,希望找到能替他报仇的人。 到了齐国,听说聂政是个勇士,严仲子便常常登门拜访他,还备办酒席款待他。酒到酣畅时,严仲子亲自为聂政的老母敬酒,并用黄金百两为贺礼祝她长寿,求其为自己报仇。聂政明白严仲子的意思,执意不收礼物。他说:“我屈身在市场上做了屠夫,就是为了奉养老母,母亲在世,我不敢以死报答别人。”

后来,等母亲去世了,聂政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的知遇之恩,认为是报答他的时候了。 于是,聂政孤身一人前往韩国朝都阳翟刺杀韩国国相。到了韩国都城,聂政找机会进了相国府。韩国国相侠累坐在堂上,周围有很多持刀荷戟的护卫。聂政大喝一声,挺剑便刺。护卫大乱,上前来保护侠累,聂政威武神勇,击杀了几十人,但最终寡不敌众倒下来。聂政怕死后连累自己的姐姐,就毁坏面容、挖出眼睛、剖开肚皮,壮烈赴死。后来,聂政的姐姐聂荌在韩市寻到弟尸,伏尸痛哭,后撞死在聂政尸前。 三、豫让“士为知己者死” 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豫让受到重用,而且智伯很尊重他,主与臣关系密切。

晋哀公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智伯被韩、赵、魏三家攻灭,其中最憎恨智伯的赵襄子,甚至把他的头骨漆成饮具。

豫让怀念智伯的恩情,怨恨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漆器盛酒,便发誓要为智伯报仇,行刺赵襄子。 豫让为了给智伯瑶报仇,多次刺杀赵襄子,甚至用漆涂满全身使自己面目全非,吞炭使自己的声音改变,以至于当他乔装而沿街讨饭时候,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朋友路过,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他回答说:“是我。”朋友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吗!” 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后来,豫让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为其所捕。 豫让临死时,求得赵襄子的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尔后伏剑自杀。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死。壮哉一豫让,乃能达斯旨。吞炭复漆身,忠烈忘妻子。国士与众人,岂能方比。斩衣志未成,报智亦足矣。荒桥旧址空,流水只如此。至今太行云,犹作剑锋气! 四、荆轲 荆轲之名,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度是中国古代刺客的代名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入秦宫刺杀秦王,报答燕太子丹,“”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只可惜功败身死,徒留叹惋!

纵观中国古代的刺客,多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的侠客,“士为知己者死”是对他们最好的写照。 相比之下,我更加敬重荆轲,明知不可为而为,这可能就是战国时期刺客的气节吧,可惜天下一统的大势,如滚滚洪流,从来不因为区区螳臂当车的一人所停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