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座城市,是太多人挤破头都住不进去的,而四川一对夫妻何大海和王女士就很幸运,他们仅仅花费3万元就购买了北京的一套农村宅基地。

20年后,原房主却突然来访,执意要将房子拿回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何大海和王女士都来自于四川的一个农村里,两人通过相亲认识,也许是一见钟情,两人认识不久后就领证结婚了。

两人婚后生活甜如蜜,不到两年就有了个儿子,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何大海的压力也大了起来。

两人的生活也算小康,但光凭何大海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是不够的,于是何大海的妻子王女士便决定出去找工作,孩子便交给了家里老人照顾。

2001年,两人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却突然打来了电话,告知两人的孩子生了重病,让他们赶快回家。两人听到消息后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匆忙地赶回了家。

回到家后,两人带着儿子去了县里的医院,可由于县里面医疗条件不太好,建议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看看。

可是两人的积蓄怎么能够,但为了孩子,何大海豁出命也要把孩子的病治好。两人拖家带口来了北京,可是居住却成了问题,北京房价这么高,两人就算去卖命,也挣不够北京一套房。

因此两人也只能去看一些便宜的房子,幸运的是,北京柳各庄的一位于先生愿意3万元出售他的一套530平的农村房子。

3万元对两人来说虽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总比别的房子便宜,就这样,两人东拼西凑凑够了3万元,签署了买卖协议。

虽然住在郊区,给孩子治病会很麻烦,但最起码两人在北京有了自己的房子,何大海想着等以后攒钱攒够了,再去市区看看房子。

可没想到这一住,便住了20年。20年的变化是很大的,何大海儿子的病好了,生活条件也改善了,最重要的是,北京的房价暴涨,而这个村子也被通知要拆迁。

500多平米的房子,拆迁款下来至少要补贴1000万,这可给夫妻俩高兴坏了,两人穷日子过久了,一时暴富激动得不知道钱到手了要怎么花。

拆迁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原房主于先生的耳朵里,第二天一大早就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直接对何大海说要收回房子。

可这房子已经卖出去了20年,突然回来说要收回,这明摆着就是为了拆迁款来的,何大海怎么都不同意,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引来了不少人。

虽然于先生曾是这个村子的人,但大家伙都支持何大海,可无论怎么争论,都不会讨个好结果,于是于先生决定起诉何大海和王女士。

何大海两人一时疏忽,忘了法律规定宅基地不允许买卖,尽管两家签了协议,但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所以房产证上的名字依旧是于先生。

这下可让于先生抓住了把柄,他便拿着法院判决书一直威胁两人,可是何大海两人实在是没有办法,也就一直跟他耗着。

人能耗可房子不能耗,房子总归是要拆的,因为这事,何大海两人成了“钉子户”,为此还惊动了住建委的杜科长。

杜科长听了他们的纠纷,义正言辞地说道:“棚户改造的意义是为了造福人民,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谁居住,就改善谁,拆迁款就给谁,何大海两夫妻在这居住了20年,拆迁款理应给他们!”

于先生听了仍是不服,便开始拿领取安置费用资格说事,拆迁文件上写的,领取安置的各项福利,必须符合北京市顺义区柳各庄村的村民身份,而何大海一家来自四川,是没有资格领取的。

于先生说完后,全场都沉默了,于先生理由充分,本以为房子就这样还给于先生了,可杜科长的一句话,再次将房子收了回来。

杜科长表示:于先生在将房子卖给何大海后,也离开了柳各庄,户口不再属于这里,所以这样来说,于先生也没有资格领取这份福利。

调解了半天,还是没个结果,根据相关法律表明,当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失效,买房人理应得到70%的福利,而卖房人则获得30%的福利。

但于先生还是不满意,他不仅想要拆迁款,还想要收回这套房子,但是为了避免更多的纠纷,于先生还是妥协了,选择接受调解方案。

第二天一大早,两家就前往拆迁处领取福利,最终,何大海一家分到3套安置房和216万元现金,于先生最终放弃收回房子,拿到现金320万元。

至此,两家长达半年的纠纷才终于落下帷幕,这件事也让我们看清了,人在利益面前的才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