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杨坚为何要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他是否没有意识到废长立幼的危害?这看似简单的历史决策,背后却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原因?

太子杨勇被废的前因后果 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立隋朝,自封为隋文帝。按照秦汉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他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意在培养杨勇继承自己的帝业。 当时杨勇年仅十岁,作为十岁的孩子,他显然承受不起储君的重任。但杨坚寄予他厚望,不仅封他为皇太子,还多次把朝政大事交给他处理,试图使一个十岁的孩子承担起储君的重任。 在文明发达的今日,我们当然明白一个孩子不应承担如此沉重的责任。但是在封建王朝,皇位继承一直就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杨坚的做法虽然急功近利,但也不失为训练储君的一种尝试。

可惜,这种尝试注定是失败的。一方面,杨勇本就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一下子被迫承担起这样的任务,心理负担可以想象得很大;另一方面,他的许多行为也渐渐失去了父皇的宠爱。 比如,杨勇生性奢靡,喜欢铺张浪费,这与杨坚的勤俭作风南辕北辙。这或许就是个年少气盛的年轻人的通病,并不足为奇。 但更让他父皇无法容忍的是,杨勇宠幸妾室,让妾室生下他的长子。在杨坚和母后独孤皇后的观念里,是极为鄙视妾室的。他们政治联姻所生,视门第血统为极其重要的事。杨勇这种行为无疑触犯了父母的底线。

尤其是母后独孤皇后,是一个极为嫉妒成性的女人。她对杨勇的所作所为极为气愤,多次在杨坚面前数说杨勇的失德,助长了杨坚对杨勇的失望之情。 这就酿成了悲剧的第一步——太子地位的动摇。若杨勇仍得到父皇的全力扶持,兴许还能坐稳太子之位;但一旦失去父亲挺立,其他竞争者就会蜂拥而至。

功高震主的杨广逐渐崛起 与渐渐失宠的杨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广通过长年征战获得了军功和声望。589年,年仅19岁的杨广已经开始跟随大军征战。 从此10余年间,他先后率军平定南朝陈、突厥、高句丽等敌人,立下汗马功劳。通过连年征战,杨广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还获得了军心民心。这个征战在外的皇子,声望远远超过了那个软弱的太子杨勇。 与此同时,杨广还暗地里拉拢朝中重要武将,建立自己的势力圈子。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流言太子,但在乱世得志的逐鹿者眼中,这不过是走向终极目标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而已。

602年,杨广率军大破高句丽,凯旋而归。当年立下汗马功劳的他,更是在朝野中名声大震。无数的追随者开始拥戴这个风头正劲的皇子。 与太子地位更加岌岌可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时候的杨广,无疑已经成为最佳的太子人选。所以,当604年母后独孤皇后积极怂恿父皇杨坚废黜杨勇、立杨广为太子时,她对廷臣的要挟也就理所当然了:“不从朕意者,朕与汝同归黄泉!” 面对母后的强势要挟,隋文帝杨坚也最终心生动摇。这一年,太子之位易主,杨勇遭到废黜,被幽禁在别宫之中;取而代之登上太子宝座的,正是杨广。

一个粗鲁残忍的暴君即位 605年,杨坚驾崩,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一个不成熟的君主就此接掌了这个日渐衰弱的帝国的大业。我们不得不质问,作为一代明君的杨坚,难道看不出杨广的残暴本性?还是这又是权力游戏中的无奈之举? 或许权力的游戏本就无法理解。当年信任杨广的杨坚,在看到宠信的儿子荒淫残暴后,又是何等的失望和痛心?亦或早已历历在目,却也无能为力。这一切的疑问,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而那个刚登基的年轻君主杨广,则义无反顾地将隋朝继续推向深渊。他刚一登基,就以所谓“改革”的名义,大肆铲除异己,改革朝政。这无疑进一步激化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对立。 此后十余年间里,杨广继续沉迷于大兴土木,建造规模宏大的洛阳东都和许多挥霍资源的宫殿。与此同时,他还沉湎酒色,纵容宠信宦官与外戚掌权,同时又多次发动战争,既荒淫奢靡,又残暴昏庸,被历史学家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暴虐的昏君之一。

在这样一个暴君的统治下,隋朝的覆灭只是迟早的问题。终于,在618年爆发的农民起义中,隋朝土崩瓦解,就此步入覆灭的绝路。620年,杨广在骊山被宇文化及杀害,至此隋朝正式灭亡。一个曾经强盛一时的帝国,就这样在杨广这个粗鄙暴虐的君主手里覆灭,实属可叹可惜。 那么问题来了:隋文帝杨坚作为一个明君,他为何要选择这样一个暴君作为太子?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对此深思。

杨坚为何选择杨广作为继承人? 对此,我们不得不分析多方面因素。比如,独孤皇后这个嫉妒心极强的母后,她对杨勇的不满,极力支持杨广,这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认为,这背后还反映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第一,封建王朝对嫡长子继承制的坚持,本身就是个问题。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皇帝胡乱改变皇位继承制度,导致二世皇帝胡亥马上就被侯生所废。到了隋朝,杨坚也犯了类似的错误。

第二,封建专制帝王本身就是难题。帝王一旦选错了继承人,就很容易导致国家灭亡。这种个人独裁统治的太多,而制约监督机制的缺失,又使问题难以避免。 第三,在封建王朝那个时代,很多明君也把皇子们培养成了只会纵情声色的。杨广这样荒淫无度的太子,也不是没有其他例子。这本身就是个失败的教育模式所导致的问题。

第四,明君未必就是好父亲。杨坚这样一代英明君主,很可能就是个失败的家长。他未能很好地培育儿子,反而让儿子养成了残暴的性格。这其中他难辞其咎。 当然,儿子的行为与性格,父亲并不能完全承担责任。大多情况下,都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无论如何,杨坚选择杨广作为继承人,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决策错误。它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正应了那句话:家事国事,统统问问太子。

结语 那么今天,当我们谈起隋朝的灭亡时,杨勇与杨广的恩怨情仇,就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来。而这个决定今日的错误决策,也同样值得当权者深思:你信任的人选是否可靠?你奉为挚爱的孩子是否有才干?你执意推行的政策是否适当? 这其中蕴含的种种弯弯绕绕,恐怕不亚于当年隋朝的宫廷剧本。问题也同样棘手。人性的弱点难移,历史轨迹有时也会惊人的相似。这一切,都值得我们锤炼多年后,慢慢理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