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变迁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可以根据既定历史条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因此,研究漂鸟运动兴起原因、社会历史背景极其重要。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经济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较之前有很大提升,但是整个社会也面临重重危机,来自贫穷农村的大量流动人口为谋生进入城市,沦为资产阶级的工具。还有一些流动人口为生计背井离乡,但由于各种原因失业了。因此,在城市中人们归属感缺失,于是开始不断寻求文化与民族身份认同。

此种情况下,作为时代晴雨表的青年敏锐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做出自己的反馈,认为日益扩展的技术化、工业化、城市化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他们试图通过自己努力,摒弃机械、冰冷及重视物质的生活方式,希望回归田园、森林、大自然,希望被人重视,希望有尊严。

于是,漂鸟运动作为德国青年运动的第一阶段,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的现象诞生了。

漂鸟运动的命名

漂鸟运动起源于中世纪学徒工,诞生于十九世纪末,狂热于二十世纪初,最终以青年休闲娱乐方式得以留存,并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在不同阶段德国青年运动表现形式和理念有所调整,但是漂鸟运动所体现的回归自然,放松心情,追求一种更为朴素的人生理想没有改变,并一直流传至今。

国外一般用“wandervogel”命名漂鸟运动,“Wander”指散步、健行、踏青,“Vogel”指鸟仔。

一种说法认为“漂鸟运动”这一命名最初来源于奥托·罗奎特斯(Otto Roquettes,1824-—1896),他于 1851 年写了一首诗《香车叶草的迎亲——篇莱茵河、葡萄酒和漫游者的童话》;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赫尔曼·冯·赫尔姆霍尔兹为他早夭女儿写的墓志铭。

漂鸟运动名称的命名存在争议

从目前搜集的资料中可以得出,学术界将发生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这次由青年主导的运动命名为“漂鸟运动、候鸟运动、游鸟运动、迁徙鸟”,学界对此命名没有统一标准也存在争议。

曹卫东将其命名为候鸟运动,在他主编的《德国青年运动》中认为候鸟运动命名来自于一段颇有蕴藉的墓志铭。这个词最初可以回溯到艾辛多夫(Eichendorff)1837 年的诗中。1850 年,这个词在奥托·罗奎特(Otto Roquette)诗中具有引申义。

不论是墓志铭还是奥托·罗奎特斯的诗都展现出“候鸟”这一种动物对于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它们渴望在蓝色天空和广阔陆地中徜徉,渴望高歌,渴望生机勃勃的生命,也正是候鸟的这种精神打动了青年,青年才选取候鸟运动这一名称。

台湾学者王俊豪则将其命名为漂鸟运动,在他所写的《德国漂鸟运动之简介》中将德国这一运动命名为漂鸟运动。他在文章中指出:“从词源学角度看,‘WanderVogel’与‘Zugvogel’,

‘migratory bird’同意,但是漂鸟是候鸟的浪漫抒情用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之中,漂鸟经常简喻为漂泊的人、流浪的人以及不断变换工作、不喜欢定居一处的人(德汉词典 1982 版)。”

德国漂鸟运动即发生在德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由青年主导颠覆成年人社会秩序的青年运动,其具体表现形式有野外徒步、远足、民谣、简易服装等,特点是边缘性及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主流文化的颠覆与批判。漂鸟青年强调放纵不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抱有的期望和约束,也抗拒社会规约,期望在自然界中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漂鸟运动的主体

漂鸟运动主体是刚进入青春期的男生,原因是 12 岁以下的男生年龄太小,忍受不了远行辛

劳,而 19 岁以上大多数青年正在服兵役,因此漂鸟运动团体通常是在一位年龄较大青年的领导下,由刚进入青春期的男生自己管理自己而形成的。

后期,尤其是 1907 年之后,女孩儿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加入漂鸟运动,从而为漂鸟运动发展提供了新研究对象。但是,在这个时期受到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应该是青年父母,他们的生活压力实质上大于青年所承受的压力,但是缘何只有在青年中爆发了漂鸟运动这是值得深思的。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任何社会,青年最初代表着各民族喧闹和更引人注意的部分。”青年由于心理和生理的不同会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青年人有活力,有崇高理想,有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所以喜欢浪漫、新奇的事物;另一方面,青年人思想不成熟,接触社会较少,实践经验缺乏,责任感较为薄弱。

这些特点导致青年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够明确和成熟,而成人早已经历过这些,随着年龄改变逐渐接受社会的规范性约束,所以青年人会表现出不同于成年人的种种社会行为,因此“亚文化”更多集中在青少年群体之中。

此外,青年人在经历青春期这一心理发展阶段时,会出现躁动不安的情绪,特别是他们会将自己外在的感受渗透进自己的心理结构之中,这便可以解释青少年乐于接受亚文化的原因。青年人会通过亚文化来表达他们对成人社会虚伪的反感,以及急于进入成人社会的期望。


伯明翰学派对 13—20 岁年轻人进行研究,指出这些年轻人会通过被他们加以描述的另类符号和风格向主流文化发起挑战,进而建立青年认同的文化。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青年运动中青年的年龄与此契合,这些青年走上青年运动之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所认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他们实际看到的、经历的、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有很大差距和矛盾,因此他们想要通过特殊表现形式、生活方式来摆脱内心困惑,寻求心灵解脱。

主流价值观中所提倡的个人竞争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对物质利益的畸形追求使心灵世界变得空虚。这些青年在国家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出生,家庭经济状况较之父母那一辈要好很多,因此父母对于他们的关心、照顾和宠爱,加深了他们对于周围世界友情和关爱的期望。

相反,在社会上他们所见所闻更多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这使青年们想要另辟蹊径“自谋出路”改变生活方式,离开家庭和学校生活。

漂鸟运动的特征

德国的漂鸟运动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它的许多文化特征与青年亚文化发展轨迹极为相似,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点,德国漂鸟运动主体与青年亚文化主体的一致性,研究对象均是 13——20 岁的青年群体,且这些青年群体均处于社会边缘地位。

第二点,德国漂鸟青年对主流文化的颠覆性表现在,服饰穿着、流行音乐创作、酗酒等表现形式都展现了自己的个性。青年在建构自己所认同的风格时,偏离主流社会所推广和提倡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第三点,德国漂鸟运动群体具有集团属性和闭合性。一些渴望通过交友来打破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年轻人会加入,但是他们又需要通过明确风格去维持群体的凝聚力,他们的风格本身又与众不同,这就导致这一群体与其外部青年的区别越发明显。

例如,漂鸟青年的问候语,“Heil,”就源自于拉丁语,是“致敬”之意,这便是青年亚文化群体为防止外部介入,同时又保证群体内部交流畅通所形成的专属符号。

第四点,德国漂鸟青年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对他们的重要性。他们批判成人世界及成人世界的生活方式,反感自己父母为了一个小小的升迁机会而终日战战兢兢。他们也反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认为资产阶段的生活方式是机械、冷漠、拜金的。

他们想要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德国文化,过高贵生活,脱离学校教育和父母的控制,他们也反对虚假、廉价的爱国主义,主张在大自然中漫步,在城堡废墟、村舍、乡间、仓库中过夜,主张退回到中世纪德意志简单的生活方式中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