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买家,最近中国却大规模撤单美澳小麦订单,引发了外界的关注。日媒报道称,从今年3月开始,中国不惜支付违约金,单方面取消或推迟了许多之前和美澳两国签署的小麦采购订单,受此影响,小麦的期货价格应声下跌。
       报道称,中国这一次取消的美国小麦订单,超过了50万吨,这一数量大约相当于去年中国进口的美国小麦总量的一半,对于中国的这一操作,日本一家研究机构称,主要原因是中国不想再以高价,采购美澳小麦了。
       分析指出,去年中国小麦的主要产区河南省,遭遇了极端恶劣天气影响了小麦收成,所以中国增加了美澳小麦的进口,以对冲国内小麦减产的不利局面,当时中国采购时正值国际小米价高。


       后来俄罗斯小麦大丰收,并以较低的价格大量出口,带动国际小麦价格下降,而且降幅还比较大,如果中国继续执行与美澳签署的小麦采购合同无疑是非常亏的,所以这次撤单,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即便中国买家支付了违约金,综合算下来,也要比继续执行合同要赚。
       当然影响小麦这种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因素,从来不止经济因素,这其中也有政治因素,尤其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受到的政治因素的影响,就表现地更加明显了,关系好的时候,中国自然会多采购美国的商品;关系紧张时,中国也会相应地减少美国商品的进口。
       当前美国对中国的科技贸易战还在持续,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没有丝毫松动的迹象,美国不光自己针对中国,还联合澳大利亚等盟友,试图同时向中国施压,考虑到这一点,中国取消美澳小麦订单,完全可以理解。


       这时可能会有人问,取消了美澳小麦订单,出现的小麦供给空缺,中国拿什么来填补?答案当然是选择购买美澳之外的国家的小麦。
       像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了中国主要的小麦进口国。尤其是俄罗斯小麦,量大价低,且运输方便,堪称中国进口小麦的首选。
       去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一份粮食供应合同,未来12年,俄罗斯将向中国出口约7000万吨的粮食,有邻居低价的小麦可选,中国也就没必要再舍近求远,顶着更高的成本,去采购美澳小麦。


       当然未来中国肯定还是会继续购买美澳小麦,不过不会太集中,同时也会采购俄罗斯等国的小麦,绝不会留给外部势力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卡脖子的机会。
       其实保证粮食供应安全的根本出路,肯定不是粮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而是实现粮食供应自给自足,现在中国基本已经实现了小麦的自给自足,之所以还要进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端小麦产量严重不足。


       而高端小麦,主要用来育种,同时还有一些,要提供给养殖业,此外进口小麦,也有预防国内小麦因为天气或者病虫害减产的问题,所以未来中国小麦或者说粮食自给的发展方向,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在高端小麦领域实现突破,争取早日摆脱对国外高端小麦的依赖。
       目前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像河南省培育的“豫麦13”,这个高端小麦品种出口到了新西兰,实现了国家食用小麦出口“零突破”。
       二是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粮食的抗风险能力,根据国家的规划,到2030年,咱们将拥有12亿亩高标准农田,这些农田每年能稳定提供1.2万亿斤以上的粮食。这一粮食产量,将稳住中国粮食自给自足的基本盘。


       所谓“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国人的手里,而且碗里尽可能装的全是咱中国自己产的粮食,只有粮食供应安全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才会拥有厚实的根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