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进入到第3年,北约的“狐狸尾巴”终究还是露出来了,从当初“没有法律和道德义务保护乌克兰”,到现在“绝不容许俄罗斯获胜”,“乌克兰失败,北约就下场”,北约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出兵似乎已经是“箭在弦上”。#MCN首发激励计划#
据观察者网3月30日的报道,德国议会专家组近日撰写了一份报告,评估北约向乌克兰派兵的“合法性”问题,结果他们认为,根据国际法,北约有权向乌克兰派兵,但如果俄罗斯对乌境内的北约士兵发起袭击,“将不会触发北约的‘集体防御机制’”,“该条款只有在北约成员国本土遭袭时才有效”。#北约出兵乌克兰#
所谓的“北约集体防御机制”,其实就是《北大西洋公约》的第5条,该条款规定,“任何针对北约成员国的攻击,都将视为对所有其他成员国的攻击”,所以,假如普京打了波兰,那么不仅波兰会对俄罗斯宣战,而且其他31个北约成员国,都会对俄罗斯宣战,这就是所谓的“北约集体防御机制”。
那么,现在德国专家组得出的结论,到底有利于“稳定局势”,还是“火上浇油”;对俄“有利”,还是不利?
应该说,表面上是“火上浇油”,但最终会“稳定局势”。因为,随着北约出兵乌克兰,乌军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强力援助,考虑到北约庞大的人口、军队和经济实力,就连前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不得不承认,俄罗斯没法赢得常规战争。因此,一旦北约军队公开、大规模地出兵乌克兰,俄乌冲突的局势可能会很快稳定,俄罗斯不会轻易招惹北约军队,北约也不会去激怒一个受伤的北极熊。
但需要指出的是,北约出兵乌克兰,对俄“很不利”,主要是因为一旦北约军队大规模援乌了,那么俄罗斯就失去了“获得最终胜利”的希望,不可能推到基辅了,也不可能通过消耗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了。普京剩下唯一的工作,就是“保住”到手的四个州,并尽量避免与北约军队的“大规模冲突”,因为他知道,除非发起核战争,否则俄罗斯“不可能赢”。
有人可能觉得,夺取4个州,这也不错啊,“落袋为安”嘛,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同时意味着俄乌冲突将会“长期化”,可能会持续几年、十几年,甚至上百年,因为只要乌政府没有签署“停战协议”,那么冲突始终是存在的,俄罗斯将会陷入“长期战争”、“永久战争”。
为了避免世界大战,北约可能在进入乌克兰,分布防区之后就“按兵不动”,但乌军却不会无动于衷,得到人力、武器、弹药支援,没有“战败”风险的乌军,可能会在准备充分之后,发起更加积极的进攻,反正有北约“背书”嘛。
乌克兰立于“不败之地”,而俄军在乌境内“处处掣肘”,其表现不可能比现在更好,只怕还要差一些,毕竟北约军队的存在,其导弹、防空系统怎么可能不制约俄军导弹、战机的发挥?
因此,一旦北约军队真的进入了乌克兰,俄罗斯的压力将会“空前加大”,而就在近日,普京将“末日防核战车”派往乌东,又是试射全球最强大的“萨尔马特”战略核导弹,就是为了警告西方,希望美欧“适可而止”,不要派兵入乌,否则可能会引发“核战争”。
当然,普京一方面是“威慑”,一方面是“安抚”,他在公开讲话中,否认了俄罗斯准备与北约交战的说法,否认了俄罗斯准备进攻欧洲的说法,其实也就是委婉表达了,不希望与北约发生“冲突”的愿望。
然而,普京也深刻意识到,要避免与北约的冲突,最稳妥、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固守防线”,不要继续对乌军发起大规模的地面进攻,只要乌军不败,基辅政权不倒,北约就“没必要”出兵。
因此,普京否认俄罗斯准备与北约、欧洲交战的说法,其实就是传递了“妥协”的信号,也即,俄军不会击败乌克兰,但北约也不要出兵乌克兰,这么一来,“你好,我好,泽连斯基也好”,“大家都好”。
再回到德国专家的论断,他们认为“俄军袭击乌境内北约士兵,不会触发北约机体防御机制”,他们为什么会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按道理讲,如果声称俄军袭击乌境内北约军队,就会触发“集体防御机制”不是更好吗,不是更能“震慑”俄罗斯和普京吗?
表面上是这样,但现实不能这么做。
- 已经有北约士兵在乌克兰被俄军打死,如果这就启动了“集体防御机制”,那北约就已经和俄罗斯处于“交战状态”了,那北约各国怎么没反应,岂不是说明北约是“纸老虎”?
- 北约有32个成员国,虽然非常庞大,但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像美英法德意这么强大,也不是每个成员国都愿意和俄军交战。如果乌境内北约士兵被俄军袭击,就会触发“集体防御机制”,恐怕不少成员国会纷纷表示反对出兵,甚至申请“退群”。
- 北约进入乌克兰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乌克兰“战败”,而不是为了击败俄罗斯,更不是为了打“世界大战”、“核战争”,所以,北约士兵在乌境内遭俄军袭击,不认定为“触发集体防御机制”,就能避免“全面战争”,给双方“转圜”的余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