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5日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为了培养服务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我国于2020年12月正式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作为首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也在2023年成立了国家安全学系。新学系怎么建设?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模式是什么?学生就业去向集中在哪些领域?4月10日,在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通过本研一体化、推进课程改革、设立实践基地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首创政治学-历史学实验班 本研一体化培养国家安全人才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2021年“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设立后,在全国设立了一批国家安全学博硕士学位授权点。今年,“国家安全学”作为新增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并列入相关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于今年开始招生。

虽然尚未开始本科招生,但中国人民大学早已探索国家安全学本科培养模式。“学史可以明智,只有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才能吸取经验教训、拥有战略眼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交叉学科平台首席专家、国家安全学学科带头人黄大慧教授说。秉承着这样的建设思路,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国内首创政治学-历史学实验班,通过本研一体化的方式,让学生从本科起就夯实基础,培育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黄大慧介绍,该实验班采取小班授课模式,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历史学院两院优势资源,给本科生全程导师组指导,实验班还为每位同学提供图书购置经费。毕业时,学生能够获得法学和历史学双学位。

升学流程方面,黄大慧介绍,通过校内选拔,学生在大一进入实验班,到大三时完成指定科目学习。经过选拔,学生可以通过推免攻读学校国家安全学专业研究生或者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

引入兵棋项目开展课程改革

教学方面,中国人民大学也积极创新改革,引入兵棋推演项目,使用这一工具帮助学生提升对国家安全相关战略决策的理解。黄大慧介绍,学院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课程《战略模拟与兵棋推演》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开放30个选修名额的课程有近300人报名参加。

黄大慧表示,目前,国家安全学专业的教师以政治学学科为基础,但未来师资会进一步多元化,以培养国家安全学的复合型和战略性人才。

设立实践基地 让学生走出校园培养家国情怀

“国家安全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仅在校园的环境里是无法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的。”黄大慧说。就在研讨会举办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苏州教学实践基地刚刚揭牌。基地的成立源自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双向需求,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能在基地实习实践,在真实的环境中建构起家国情怀;而学校师生则能为园区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园区企业解决走出去时所遇到的投资、法律等难题。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学系成立后,首批16名研究生将于今年入学。这批学生未来的就业领域和方向将是什么?黄大慧透露,即将入学的16名研究生均为学术型硕士,除了继续在国家安全领域深造外,学系也曾对学生未来就业方向进行过调研。“这些学生可以进入党政部门或者大安全相关系统,此外,大企业、新闻媒体也对这类人才有着极强的需求,可以说学生未来就业前景非常广阔。”黄大慧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张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