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有首凄婉哀怨的民歌叫做“走西口”,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尤其是山西一带的人,因为走西口是山西自古流传下来的民歌,三百多年前,从文化角度来说,咱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且古人出行是极其不方便的,但山西人就是唱着“走西口”从山西走到蒙古的,不仅仅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人都在走西口。从明朝中期开始一直到民国初期,大概有数百万的人走出家乡来到蒙古生活,在史书上,把这段历史叫做走西口,跟著名的“闯关东”“下南洋”一起称为三大人口迁移活动。那么,那时候的山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活动呢大规模的走西口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西口”是山西朔州通往蒙古高原的一道关隘,正式的名字叫做杀虎口,为什么后来叫做“走西口”呢因为杀虎口在长城的西边,张家口在长城的东边,所以就习惯了把杀虎口叫做西口。历史上山西人“走西口”多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形成两条主要路线,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大家肯定很好奇为什么山西的人要去千里迢迢去蒙古呢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北方地区田地荒芜,自然灾害频繁。在清朝300百多年的时间里,山西全省性的灾害就达100多次,平均3年一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旱灾长达11年,人们在此种情况下,选择了走出去,也许能闯出条活路来。就形成“走西口”的潮流。而正好蒙古阿拉坦汗是一位贤达开明的的统治者,为发展地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他积极主张改善与明朝的关系,实现通货互市,在公元1751年,实现了北元与明朝间的通货互市。无异给走西口的人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他们去了蒙古从事农牧业生产或铁匠、木匠、毛匠等手工业劳动,定居下来形成村镇。 而对蒙古地区而言,内地大批移民的到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使得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发生变化,还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相互交流。而广泛流传的地方小戏“二人台”,更是内地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走西口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走西口的文化内涵却传承了下来,那就是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是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一笔精神财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