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大明朝,估计许多人脑海第一时间浮现的便是那身穿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硬朗汉子形象,早年间因为锦衣卫自身所扮演朝廷鹰犬的角色,民间中声望并不好,坊间中对锦衣卫的印象大约都是负面的,随着电影《绣春刀》的大火,锦衣卫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慢慢地扭转,原来锦衣卫也有铁汉柔情,而2017年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少年锦衣卫》更是使得锦衣卫的形象如动画中主角那般变得有血有肉,锦衣卫也是有理想的,作朝廷鹰犬,行侠义之事。 做人如果没理想,跟咸鱼又有啥分别呢?—斯蒂芬·周
锦衣一出,血流成河 锦衣卫源自朱元璋最初设立的拱卫司,后来升格成了亲军都尉府,设仪鸾司,最后到了洪武十五年,才变成锦衣卫。 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 锦衣卫权力一时无两。
朱元璋设锦衣卫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搞大治安,针对的范围下到贩夫走卒,上至朝堂大员。明初四大案,案案都有锦衣卫的身影。朱元璋对危害自己统治地位的功臣名将和贪官污吏杀起来是毫不手软,四大案前后株连数万人,正是这一片血海,铸就了让文武百官以及黎民百姓们闻之丧胆的锦衣威名。后来朱元璋也注意到锦衣卫权力过大,稍稍制衡,到建文帝的时候更是废除了锦衣卫,不过到明成祖朱棣时,锦衣卫重新设立,由他麾下的靖难功臣统率。 自此,有明一代,凡有大案,身后必有锦衣卫的踪迹。 侍卫亲军,内外全能 锦衣卫形象负面,《五人墓碑记》起了很大作用,此文不愧地图炮,明明是骂阉党,顺带连锦衣卫都骂了进去,加之作者为一代文宗,自然流传甚广,如同今天横跨央视几套的全天候广告那样,听多了自然对锦衣卫印象负面。 历史上的锦衣卫虽然被人诟病,却实实在在地为国家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明成祖朱棣几次率军北伐蒙古,锦衣卫都扈从左右。郑和七下西洋,身边都有锦衣卫。成化年间,随着边疆稳定战争减少,锦衣卫少了上阵厮杀,然而在对外部势力的侦察上从未放松。万历时,锦衣卫派人偷偷进入日本刺探情报,在丰臣秀吉侵朝的壬辰倭乱中打了一场让人赞叹不已的情报战,《明史》中对此记录不多,大部分记录在朝鲜《李朝实录》中。
甚至历史上第一个知道丰臣秀吉死讯的,除了日本人自己,便是刺探情报的锦衣卫,只不过从战场上的总指挥麻贵一直到远在北京金銮殿上的万历皇帝,都对这个消息表示怀疑,以为是日军的疑兵之计。 更加不为人知的是,锦衣卫不但上马能征战,下马还能养大象。大象在明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礼仪动物,弘治年间北京便建有象房,由锦衣卫精心照料,对大象进行礼仪的训练,他们既要看护大象,又要管理驯象师,真是堪称全能。 明亡后锦衣卫去向 锦衣卫人数在明朝中叶时候达到了极盛的十几万人,嘉靖帝对这个数字也感到惊讶,一口气就下令裁减了数万锦衣卫。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随即兵分两路发动对大明朝的征伐。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腹地,自古以来的从南往北的进攻路线只有两条,一是穿越代晋之地从西面发起攻击。另一条线路则是沿江淮北上渡过黄河,从平原地带一路平推过去。于是李自成率领的主力部队自西安出发,席卷九边重镇的大同、太原和宣府,取居庸关东边攻向北京。另一路则由部下大将率军沿黄河逆江而上,从南面包抄切断朝廷撤退的道路。
这年三月,顺军攻下大同宣府,总兵纷纷投降,北京震动,朝廷没有料到两个九边重镇居然不到半月就沦陷,此时崇祯帝所能够倚重的只有山海关吴三桂的关宁军以及远在山东的几支部队,然而朝廷内部争论不断,导致错失了调兵的最佳良机。三月十六,顺军前锋抵达北京,十七日,李自成亲自率十多万大军攻打北京,十八日晚,北京陷落,崇祯自缢于煤山。 在北京最危急之时,庞大的锦衣卫基本没有发挥作用。按道理锦衣卫哪怕从巅峰的十几万去掉一半也有数万之众,哪怕不能迎敌,护送皇帝潜行出逃大约也能胜任吧。然而事实上却是,锦衣卫这支侍卫亲军自弘治年间职能便有了改动不再承担战阵之责,此后一百多年锦衣卫早就成了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大明的北京遇到了和北宋末年开封一样的尴尬:养兵数百年,最终无兵可用。
最后的时刻锦衣卫还是有高光的一刻,已经年届七旬的锦衣卫南堂指挥同知李若琏率领忠于皇帝的锦衣卫们死守在崇文门一线与顺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这可能是整个北京攻防战之中战斗最为激烈的一段,锦衣卫们依托城门的防御工事与顺军精锐进行了你死我活的对攻,杀的崇文门口尸枕狼藉,血流成河,最终人数占据绝对劣势的锦衣卫被击溃,李若琏自杀殉国。
只可惜,一小部分忠诚勇敢的锦衣卫士无法扭转整个锦衣卫部门的腐朽堕落,他们之中更多的人选择了苟且偷生的投降。以最高长官—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为首的锦衣卫在顺军破城的时候全部投降了李自成,一个月后的四月三十,清军入关击溃李自成的大顺军主力进入北京城,骆养性又率领部下成编制的投降了满清。 骆养性此人可谓是明末锦衣卫一个真实的缩影,《清史稿》里对他的描述文字虽短,却十分耐人寻味。 养性,崇祯时官锦衣卫都指挥使,颇用事。大学士吴甡戍,周延儒死,皆有力。来降,授总督。寻坐事罢,仍加太子太傅、左都督,进太子太师。求自效,授浙江掌印都司。卒。
骆养性“颇用事”,然而他既办不了事,也办不好事,作为锦衣卫最高长官,他应该忠于皇帝体察百官,然而他却依附士林,在党争中为自己谋取利益,投降满清被罢免后又贪念权力很没有眼色地继续投简历要当官,如此人才,也算是极品了。 最后的锦衣卫 最后一任锦衣卫长官是南明朝廷的马吉翔,此人被后世史学家一同列入南明四大佞臣之一,然而不管这位多么为人所诟病,但他的忠诚却是无可置疑。在南明朝廷颠沛流离的岁月里,他一直跟随在永历皇帝身边,永历朝廷自福建成立,一路和清军厮杀,从福建败退到广东,然后一路打一路退,经贵族、广西、云南,最后流亡缅甸。最终落魄的凤凰不如鸡,流亡政府先被缅甸军队解除武装,随后又遭到缅甸一方的屠杀,马吉翔为保护皇帝战死,锦衣卫也随着最后一任指挥使的战死而落下帷幕,永历皇帝也被缅甸献给了清军,在昆明被杀。
结语 明朝以华夏之正统承天景命,驱除鞑虏兴复中华,享国276年,终大明一超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关一直与国同休,许多人都认为明朝灭亡也是亡于特务统治。反观之后的清朝,以一隅之民力而统治了神州大地,版图远胜明朝,论及对民众镇压之酷烈清朝尤胜前朝,然则清朝国运甚至比明朝还长。而清亡后统治大陆的蒋家王朝同样大肆运用特务统治,最终不过二十二年便败退台湾。
可见制度原本无分好坏,只是看如何运用,如蒋公这种过犹不及,极端地依赖特务机关来排除异己,却又不修己德,对充斥于社会各个角落的腐败问题视而不见者,最终必定反噬自身。真正有作为政府,就应该为民请命,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殷鉴不远,后人当慎思。
本文由思维历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